 顧靜,女,1974年生于貴陽,祖籍江蘇無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博士、
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貴州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貴州省工筆畫研究會副主席、
貴州畫院特聘畫師、
貴州省女畫家協會名譽主席

顧靜老師博士畢業照
主要作品
1998.10 《暮春三月》獲貴州省美術作品展獲銅獎;
1999.10 《東方欲曉》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0.12 《麗人行》入選貴州省國畫邀請展;
2000.10 《翔》入選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
2001.10 《大地飛歌》全國紀念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美術作品展;
2001.12 《東方欲曉》獲第一屆貴州省文藝獎二等獎;
2002.10 《雅韻》入選全國畫院雙年展;
2006.4 《說樓》第三屆中國西部大地情畫展貴州籌備展入選;
2008.7 《滿天秋色》貴州省第二屆中國畫精品展銀獎;
2008.9 《華麗緣》貴州省第四屆青年美展銀獎;
2008.12 《沉香》貴陽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美展入選;
2008.12 《清風圖》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美展入選;
2009.6 《相見歡》慶祝建國60周年貴州省美術作品展入選;
2009.9 《歲寒圖》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書畫作品展;
2010.9 《樓語》第二屆美術大賽;
2012. 獲貴州省優秀青年人才獎。
2014.7. 河北石家莊美術館《案臺清供》中國畫作品展
2014.9. 臺北《靜聽梧桐-顧靜新水墨展》
2015.7. 臺北《格古圖—顧靜器物繪畫作品展》
發表論文
2006.11 《望風與懷想》發表于《美術大觀》 ;
2007.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發表于《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
2008.2 《侗族村寨建筑的保護與發展》發表于《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
2009.2 《侗族村寨建筑的保護與發展》獲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高校藝術論文三等獎;
2010.4 《工筆花鳥畫現代形式的衍變》發表于《中國書畫》 ;
2010.8 《論線描在少兒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發表于《大家》 ;
2010.3 《中國工筆花鳥畫時代與題材變遷》發表于《人民論壇》 ;
2010.9 《論西部成人美術教育開設民間美術課程的重要性》發表于《大家》 。
2013 《畫語青花》發表于《文明》特刊
2014.1 《工筆畫的當代性及其市場困惑》發表于《藝術市場》
2014.3 《閑品清供圖》發表于《藏天下》
2014.10 《貴州丹寨石橋古法造紙技藝及保護研究》發表于《蘭臺世界》
2015.1 《靜聽梧桐寫心意》發表于《藏天下》
2015.4 《唐宋時期中國工筆畫的傳播功能》發表于《四川戲劇》
個人專著
2007.10 《靜—顧靜中國畫作品集》遼寧美術出版社;
2010.10 《靜如故—顧靜工筆畫集》貴州民族出版社。
2014.9 《靜聽梧桐-顧靜新水墨》臺北出版
2015.7 《格古圖—顧靜器物繪畫集》臺北出版

名家賞析:她不厭其煩地描述同一類情景、場域,尤其樂于描繪案頭清供、乃至器物。香徑、幽窗、高閣、亭榭、溪橋、曲檻,瘦石玲瓏,松蔭窈窕……在她的意象世界中,有半卷的湘簾之下貓兒晶亮的眼神,有棲于夭矯松枝之上的一只鴝鵒,有無人的芭蕉窗內裊裊的篆煙……

名家賞析:顧靜從宋畫中析出寧謐的意境,以灑脫秀逸的筆線與沉著、明麗的賦色,營造出高古與靈秀相互熔鑄的畫面氣息。在這些畫面中,時光仿佛凝固為秋香色透明晶體,案頭上的筆墨紙硯、拳石瓣香、四時佳果,乃至一瓶一盂,一花一葉,無不成為了她的生命對象,與之對答,與之相望。就這樣,顧靜懷著淡淡的清喜,靜靜地安住于她的“小千世界”之中,品賞她生命里的煙霞。

名家賞析:顧靜有畫,自題“幽人無世事”。“幽人”在我看來,既寄托了她對某種人格意境的向慕,又象征了一種自我期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