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渥《臨趙松雪飲中八仙圖》卷 (局部)

康熙玉璽《淵鑒齋》

王原祁《秋林遠黛圖》
與很多從小就聞書香的藏家比起來,朱紹良是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特例。移民海外,縱橫商界十幾載,雖然在踏進收藏圈之前也曾買過字畫裝點門面,但毫無興趣可言。那時的書畫于他,既空白,又陌生。從零開始,朱紹良的悟性卻不低。十幾年間,他有幸得到業界大家的鞭策指正,厚積而薄發,進步神速,名聲逐步在收藏界傳開,贏得了諸多贊譽。從零獵奇的玩家
當過口腔科醫生,在南方開過工廠,移民到加拿大做過貿易,朱紹良在商界摸爬滾打十幾年,言談舉止風趣幽默而又穩重內斂。或許正是骨子里的不安分,朱紹良憑借南宋的《宋帝命題馬遠繪山水冊頁》硬是在收藏界“紅”了起來。2010年,他被《收藏家》雜志評選為全球華人收藏家榜首。
從玩收藏以來,朱紹良最欣賞的收藏家便是張伯駒,最敬重、最崇拜的鑒定家是張蔥玉。他直言自己只買頂級的作品,數量上不求“多”,只求“精”。
回想起初入藝術品市場的種種,朱紹良仍心潮澎湃。2000年,朱紹良從加拿大回國定居,籌劃著繼續從事自己擅長的貿易。但是,偶然與易蘇昊(中貿圣佳拍賣公司總經理)的一次見面卻改變了他事先設定好的藍圖。那次交談過后,藝術品市場的火熱讓朱紹良這個“門外漢”動起了玩收藏的心思。抱著隨性的態度,朱紹良聽從易蘇昊的建議開始關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宋元書畫,以及《石渠寶笈》中收錄的作品。在易蘇昊的幫襯下,朱紹良買到了幾幅書畫作品,過幾年又轉手賣掉,賺取了一筆不錯的收益。
2003年的某天,朱紹良去找啟功先生寫堂號,老先生的一席話點醒了沾沾自喜的他,“你買的東西只能保值。要做頂級收藏家,就要收頂級的東西。你知道什么才是頂級的東西嗎?王己千和程琦手里的東西是目前民間最好的。王己千手里的《朝元仙杖圖》、《宋帝命題馬遠繪山水冊頁》,程琦手里的宋徽宗作品,趙孟頫的《玄妙觀重修三門記》,你買到任何一件都是珍寶”。
與啟功先生的一番交談讓朱紹良想一躍躥升為頂級收藏家。此后他數次往返奔波,溝通接洽,最終買到了這件《宋帝命題馬遠繪山水冊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朱紹良又在傅熹年先生的指點下潛心學習,研究收藏而來的書畫,逐個擊破。無數個日夜,朱紹良泡在圖書館里、窩在書房里,跑遍世界各地的宋元書畫博物館,閱讀大量的古書畫資料。“突然有一天,我感覺自己的眼前豁然開朗了。現在看到一張宋元繪畫,我會覺得非常親切,如果是明清仿作一下子就能辨別出來。”
涉身收藏雖晚,朱紹良的領悟力卻很高,無怪乎圈內人都說他聰明。除了業界前輩的指導,朱紹良還在機緣下得到了啟功、徐邦達、謝稚柳、傅熹年等前輩的鑒畫筆記,提升了他的知識維度,拓寬了他的眼界,使他確立了以宋元繪畫為主的收藏方向,并在買到張渥的《臨趙松雪飲中八仙圖》卷后給自己的微博起名“飲中九仙”。
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再到現今的著名古代書畫收藏家,時間跨度僅十幾載,卻無不浸透著朱紹良手不釋卷、刻苦自勵的過程。對于收藏而來的珍品,一時的得與失,朱紹良不過分看重與計較,“前路漫漫,唯有心的澄明才最重要,它指引著我為古代書畫貢獻自己的那一份力”。
富有野心的藏家
如果說南宋的《宋帝命題馬遠繪山水冊頁》開啟了朱紹良研究宋元書畫的那盞明燈,那么郎世寧的《平安春信圖》則提升了朱紹良的收藏意識、藝術鑒賞力以及對于“專家”的重新確定。
有人說,朱紹良的藏品就是資金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富有野心的精品戰略。他自己不否認,還笑言每個收藏家都富有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