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乃佳配,此種觀念反映在工藝品設計上,即為“金鑲玉”。黃金在貴金屬中其至尊地位無可替代,而致密堅硬、瑩潤光潔的玉更是集天地精華于一體之寶,于是金鑲玉制品自然成了既純潔高貴、又具有深厚人文內涵的奢華飾品。
傳說“金鑲玉”制品起始于西漢末年被摔壞的和氏璧玉璽的修補,到清乾隆時成為彰顯皇家至尊的工藝品,為皇家所獨有,民間不準私自制造,到清末這項工藝漸漸失傳。而今,“金鑲玉”這昔日的“王謝堂前燕”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的消費者和收藏愛好者也擁有“金鑲玉”飾品和工藝品。上海地區也有了“金鑲玉”飾品的設計師,上海泓元藝術品有限公司高級首飾設計師莊琦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設計的“金鑲玉”飾品掛件《蝶戀花》在不久前舉行的2013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獎。
《蝶戀花》金鑲玉飾品掛件是莊琦涵根據宋歐陽修《蝶戀花》詞中“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這三句意境而設計的。于是燕子、桃花、柳枝出現在用和田玉雕成的玉環上。整體作品層次分明、動靜相宜,玉環中間綻放著用18K金制作的3朵疏密有致的桃花,花蕊上點綴著翡翠。2只蝴蝶似乎在揮動著雙翅一上一下在玉環圓孔間飛舞,蝴蝶的翅膀是用碧綠的翡翠雕成,渾圓的身體里還用金包裹著鉆石。用18K金制成的柳枝圍在玉環的圓孔上。玉環、細膩溫潤,手感極佳;桃花、清新淡雅,含苞欲放;蝴蝶、精致唯美,晶瑩剔透;柳枝、彎彎曲曲,熠熠閃光。在這件精美的“金鑲玉”飾品掛件上,18K金與和田玉、翡翠、鉆石交相輝映,設計者借用古詩意境,仿古而不拘泥于古,同時又充滿了時尚元素,以滿足當代人審美的情趣和要求。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