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品市場是一個專業化、小眾化的高端市場,一些初涉藝術品收藏的投資者由于存在許多觀念上的誤區,極易走入以下八大陷阱。
(一)缺乏學習、盲目購藏的收藏心理
初涉藝術品收藏投資領域者,往往懷著強烈的好奇與濃厚的熱情,見到幾千年華夏文明所遺留下來的各種藝術珍寶,不知從何下手,往往不分種類,一見到自己喜愛的東西總想收入囊中,而且總想在較短的時間內讓收藏見規模、見效益,往往在短時間內購入滿屋子的不具藝術品投資收藏價值的東西,甚至購入大量的贗品。
(二)貪圖便宜、總想“撿漏”的投機心理
“撿漏”在收藏圈中絕對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詞,即花小錢買到價值高的東西。但是人們也往往因存在這種投機心理,最終導致“打眼”買入假貨。前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的老專家們在走訪了全國各大古玩市場后得出結論:現在真正的老東西已很少了,絕大部分古玩市場的地攤上都是贗品假貨,收藏者一定要睜大眼睛。在藝術品市場日趨成熟的今天,“撿漏”的機會就和彩票中獎的概率是一樣的。

(三)按圖索驥、輕信故事的購藏方法
初涉收藏的人在做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按圖索驥,看著書本上的文物圖片去市場淘寶。殊不知造假者也是按照古玩圖錄請師傅仿造的,這些沒有實踐經驗的收藏者極易走眼上當。有一位退休技工,看到書上說什么銅錢珍貴他就照著圖片去買。一次,他照圖一下子買了200枚,他覺得只要里面有一枚真的就賺了,可鑒定結果卻都是假的,類似事例在古玩圈子里比比皆是。
(四)包裝炒作、信奉“權威”的盲從心理
藝術品市場包裝炒作慣常的手法是出版畫冊,舉辦展覽,組織專家鑒定評價,組織研討會,再通過拍賣公司推介,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如今文博界一些道德水準不高的“鑒定專家”,為了個人的利益常和賣家串通一氣坑蒙消費者。

幾年前,在國內某收藏鑒寶類電視節目中,曾出現過一幅吳作人的《牧牛圖》,在節目中被專家現場鑒定為真跡,估價25萬元。后來,吳作人妻子及其弟子均認為該畫是偽作,此事在收藏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同樣,一些當代書畫家未到應有的藝術地位,靠宣傳炒作,把自己捧成“大師”、“名家”,以虛抬書畫作品的價格。這些,都是收藏投資者必須睜眼明辨的。
(五)“新東西好過老東西”的價值觀念
我們經??梢栽谂馁u會上看到,高古瓷賣不過明清瓷器;宋代以來的珍稀銅錢找不到買家,而剛剛發行的金銀幣卻大受歡迎,這些情況的出現與國際上的藝術品收藏有著極大的不同。
目前國內的藝術品市場和收藏觀念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買家也缺少對藝術收藏品的全面了解和專項研究,往往是市場上什么賺錢買什么,什么來錢快就買什么,甚至人云亦云,缺少真正收藏家所具有的收藏品位和個性。

為了適應這種“投資性”買家的需要,拍賣公司和古董商們就要經營那些急需賺錢而對于文化藝術知之不多的人所追求的東西,從而強化了市場上的投機和“炒作”。老的東西既不容易搞懂也不宜炒作,于是人們就蜂擁而上去搶購那些新的和簡單的藝術品,市場也就隨之而扭曲了。
(六)假拍混“托”、高價成交的欺騙交易
拍賣是如今藝術品交易的一種主要形式,因此很多人都會相信拍賣行,以為拍賣來的一定是貨真價實的寶貝,這又是個誤解。我國藝術品拍賣行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尤其在古玩藝術品的真假方面,拍賣公司不承擔保真的責任,這就給一些不誠信的小拍賣公司創造機會。

有的拍賣公司與賣方聯合搞假拍賣,在拍賣過程中混入“自己人”舉牌以哄高買價,蒙騙不知情的藏家以獲得更高的成交價格;或干脆自己買入,形成虛假的成交記錄。等待下次拍賣出手。同時古玩拍賣也是一條可能涉及洗錢犯罪、行賄腐敗等等不法行為的途徑,可謂水深莫測,收藏者一定要睜大眼睛,識別假象。
(七)贗品泛濫的混雜市場
近十年來,隨著大眾收藏熱的興起,贗品盛行,一些高仿品甚至都能逃過專家的眼睛。造假者充分利用現在發達的科技條件,把各種方法運用到造假中去。如拿玉器作假來說,因為沁色是判斷古玉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仿制者都會在這方面下功夫。

作偽沁色的方法也很多,有火烤、涂料上色、化學藥劑灼燒等。其中造得最逼真的是仿制者把新做的玉放入動物的身體內,讓玉充分和動物體內的活血接觸,三到五年后再取出,這種偽造的用血浸過的玉,一般的收藏者是很難看出來的。
(八)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投資行為
作為藝術品投資收藏者,除了要懂得藝術品投資規律以外,更要培養對藝術品更深層次的價值了解和欣賞,這樣才能最終真正成為收藏的大贏家。比如有許多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東西,現在的市場價值并非有很好的表現,但卻極具其他方面的價值。不要總看到藝術品本身的經濟價值而忽略古玩藝術品作為文物的其它屬性,藏家若僅僅為一點價格上的因素而放棄一件真正具有收藏投資價值的東西,那則是得不償失、悔之晚矣。

所以,在進行藝術品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心態,更多地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因為在藝術品投資中,能夠達到愉悅身心也是一種最好的收益。切忌急功近利,要多看少動,一旦發現具有收藏價值的好東西,則要該出手時就出手。購入的藏品該捂一捂、養一養時就捂、就養,這樣才能以小的代價,獲取大的回報。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企業家收藏 | 企業家都關注的收藏平臺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同系列公眾號—珍稀奇文化:zhenxiqi100
(企業家身邊的收藏顧問,藝術品收藏新標準)
珍稀奇收藏藝術研究院
(全國第一家收藏藝術研究院)
珍稀奇文博館
(專業的線下觀摩、鑒賞、學習、交流平臺)
企業家收藏俱樂部
深圳站:shoucangclub 歡迎加入我們!
旨在打造最高端的收藏圈子與價值分享平臺!
中華企業家收藏協會
深圳站:qyjshoucang 歡迎加入我們!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