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四大觀賞奇石之中,靈璧石自古以來被推為首位,在清乾隆時期還被封為天下第一石,足以見得它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現代靈璧石收藏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靈璧石市場接連出現百萬級的高價交易,且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這些都印證著靈璧石收藏市場的繁榮景象。
01 奇石的文化底蘊
靈璧石之美名,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由小眾人捧起的,而是悠久的賞石歷史和它獨特的藝術價值,才有了今天的名聲和地位。

靈璧石因產在安徽省靈璧縣而得名。它最早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0億年前,由于地殼的頻繁運動和復雜的地理變化而形成。靈璧石的也開發極早,對其的收藏和賞玩也稱得上是盛名久享,從古至今,把玩和收藏靈璧石的名家不在少數。
有文獻記載的就有蘇軾的“小蓬萊”、范成大的“小峨嵋”、趙孟的“五老峰”。風流帝王李煜鐘愛“靈璧研山”,宋徽宗還為常常把玩的一株靈璧小峰,題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鐫于峰側。

米芾《研山銘》局部
北宋著名的書畫家米芾拜石的故事廣為人知,在書畫創作的基礎上提出評石四原則。南宋經典賞石專著《云林石譜》上記載石品116種,靈璧石被放在首位;宋末,又有《宣和石譜》問世。

明 陳洪綬《米芾拜石圖》
明清時期,賞石理論更趨于完善。明人文震亨撰寫《長物志》,也有“石以靈璧為上”的評判,其他的《素園石譜》《靈璧石考》等都對靈壁石給以極高的評價。
幾千年來靈璧石浸潤在文人墨客之間,已漸漸脫離了自然,完完全全走進了人類的生活場景當中,成為了許多人精神寄托和祈禱平安的象征。人們追尋這石頭的足跡,也是在追尋一種愉悅的精神體驗。
02 藝術價值
既然靈璧石在古往今來都被給予了如此之高的評價,它的藝術價值究竟體現在那些方面呢?
曾有人總結出靈璧石有四大美學特點——

1、靈璧石天然成型,千姿萬態,意境悠遠。
2、靈璧石外表溝壑交錯、紋理豐富,給人以粗獷雄渾、氣韻蒼古的感受。
3、靈璧石色彩豐富,色澤以黑、褐黃、灰為主,間有白色、暗紅、五彩等。
4、“聲”是靈璧石最大的特點,有“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之說。
輕擊微扣,都可發出琤琮之聲,余韻悠長,有“玉振金聲”之美稱,所以靈璧石又稱為“八音石”。早在戰國時期就用它制作編磐,是一種高貴的樂器,專用于皇宮、貴族的宗廟祭祀、朝拜、宴會等盛大禮儀活動中。
03 收藏的文化
靈璧石是我國四大歷史名石之一,最早是作為皇族的美石貢品而聞名。靈璧石為不可再生資源,且經過上千年不節制的開采,資源已瀕臨枯竭,珍品靈璧石也越來越稀有,也因此其收藏價值和鑒賞價值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對于想要收藏靈璧石的藏家來說,需先了解其繁雜的種類,再明確自己的收藏方向。畢竟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專注于某個小的領域,我們才可能作出一點成就。按園林石來分,有人主攻象形磬石,有人主攻山水景觀,有人主攻白馬龜紋石,有人主攻白靈石等。
因為靈璧石所具有的巨大的經濟價值,且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如今的造假現象也層出不窮。造假者常常采用切割打磨拋光、鉆孔鑲嵌、燒烤涂油、假礦物晶體等手法進行造假。因此在收藏前要對奇石辨別多加了解,切忌盲目入手。

靈璧石收藏在上世紀90年代初興起,2005年達到了頂峰,近幾年藏石市場逐漸回落,趨向理性。物以稀為貴,好的靈璧石資源越來越少,價格并沒有下降的跡象。收藏奇石也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能盲目囤積。
04 名石鑒賞
在收藏名石這條路上,既有剛剛入門的初級藏家,也有久負盛名的圈內名家。能成為名家必然有著與眾不同的審美情趣和鑒賞水平,他們的眼光、標準、水平和能力是高出常人,且得到藏界廣泛認可的。
下面為大家推介一組國內靈璧石收藏界赫赫有名的大家藏品,看看這些靈璧石的獨特之處。

飛來峰(靈璧石文化泰斗 孫淮濱教授藏)

洞天福地(孫淮濱教授藏)

福豬(中國靈璧石博物館館長 吳玉偉藏)

千年神龜(賞石理論家 劉先令藏)

觀音(劉先令藏)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同系列公眾號—珍稀奇文化:zhenxiqi100
(企業家身邊的收藏顧問,藝術品收藏新標準)
珍稀奇收藏藝術研究院
(全國第一家收藏藝術研究院)
珍稀奇文博館
(專業的線下觀摩、鑒賞、學習、交流平臺)
企業家收藏俱樂部
深圳站:shoucangclub 歡迎加入我們!
旨在打造最高端的收藏圈子與價值分享平臺!
中華企業家收藏協會
深圳站:qyjshoucang 歡迎加入我們!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