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青花鸞鳳和鳴大盤
康熙時期的瓷器被公認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歷經61年,是清代鼎盛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發展,就瓷器而言,無論胎質、制作工藝、畫工等諸多方面都十分講究,歷來被收藏者視為珍品。光緒在晚清時代,相對比較強盛,有“光緒中興”之說,出于多種原因,光緒朝仿制康熙時期的瓷器的現象多有出現,好者幾可亂真。所以,準確區分康熙和光緒兩個不同時期的瓷器,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制作工藝上看,有粗、細之分。這主要是指旋胎及底足的處理。康熙時期的瓷器旋胎比較規整,器壁外處理平整,器物的內部少有精細的處理,常見手拉胎的痕跡。器物的底足大多很規矩,底足處理圓潤、光滑。而光緒朝的瓷器在旋胎上胎體較康瓷輕薄一些,特別是器物底足的處理,棱角不很清晰,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在胎質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的胎質可以用細密、潔白、堅實來形容。光緒朝瓷器的胎質比較粗松,呈灰黃色。
畫工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線條流暢,特別注意起筆落筆的頓挫,線條猶如鋼條,直線和彎曲都剛勁有韌性。繪畫造型準確,詩書畫印,完美結合。赤壁賦、圣主得賢臣頌等詩文常整文搬上畫面。書法多楷書,字體秀美、工整。繪畫的內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龍鳳等題材。光緒朝瓷器的線條柔軟、較細,力度不強,雖也有起落筆的提頓,但相比之下則顯得無力。在繪畫的內容上也少有創新。
另外釉質也有一定的不同。康熙朝的瓷器多表面平整光滑,釉質較厚,半透明、呈淡青色。光緒朝瓷器釉質較薄,表面不平整,常有瑕疵。
關注企業家收藏網官方微信,獲得更多收藏資訊!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