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石頭,由石頭引發(fā)的故事也不在少數(shù),賞石文化更是由來已久。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各種奇石。于是,收藏愛好者也跟著石頭一起“瘋狂”了起來。

奇石,一般泛指經(jīng)過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練的,石形獨特,石色鮮艷,石質細膩,紋理圖案優(yōu)美,能夠滿足人們獵奇或審美需求,可供觀賞收藏把玩的石品。據(jù)相關統(tǒng)計,目前我國已注明產地及石種的觀賞石有95種,可分為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工藝石等6個大類。
天然的才是上品
一位收藏愛好者說,收藏石頭會上癮,奇石收藏注重的主要是石頭的形狀。他說,有的收藏愛好者喜歡收藏天然風景石,有的喜歡收藏盆景石,而有的喜歡收藏象形的石頭。他說,在他們的圈子里就有一位收藏了不少像食品的石頭,可以湊成一桌菜了。
不管收藏哪一類的石頭,最關鍵的一點是石頭的天然性,奇石重在其自然的美感,不經(jīng)過人工雕琢的收藏價值就更大。
參悟形狀樂趣多

喜歡石頭的人,石頭的價值是其次的,最讓他們著迷的是參悟石頭中各種形狀。
著名的東坡肉形石和小雞出殼石,形象逼真、色澤艷麗,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所以,對于奇石收藏者來說,奇石的形似或神似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有時候越值得深入感悟或領會的奇石其收藏價值越大。
一塊石頭買回家要觀賞個三五天才能看出它的奇特之處,而這也是奇石的魅力所在。
文化大于價值

據(jù)了解,由于賞石文化不斷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把投資收藏目標轉移到奇石領域。隨著奇石收藏市場的逐漸升溫,奇石造假現(xiàn)象也日益嚴重起來。收藏不應僅關注價值的高低,還應多關注其中的文化內涵。
奇石是大自然留給我們難以再生的寶貴財富,奇石收藏在中國流行已久,而且形成了以奇石為載體的奇石文化。因此在收藏時要擦亮眼睛,重品質的同時也要重文化。
珍稀奇打造企業(yè)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yè)家收藏網(wǎng)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