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謙曾說過,藝術收藏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我認為藝術品有價值,所以我不愿意去收藏。因為我的前提出發點首先是用投資的心態去把握投機的機會。
第二個階段是,我認為藝術品有價值,要去收藏。收藏過程中,越來越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甚至享受了這種藝術品升值帶來的快感,同時享受藝術給自己的心情帶來的快感。
第三個階段是,我把收藏的作品,公開放在美術館里面,讓更多的人去分享,這使我有種更高滿足的快感。

現在的劉益謙,處于藝術收藏的第三階段。在他的私人美術館里,他的私人藏品總能給藝術愛好者們帶來很大的滿足。

劉益謙曾說:“每一次出國看展覽,我都很糾結,人家博物館里的人多得就像我們超市里面一樣。我們現在周末更多的人去超市,去看藝術展的還是少數,可是在國外,美術館里人多極了,這是最讓人感慨的地方。”難道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注定要失去精神領域的發展?劉益謙認為當下的中國人過于浮躁,即使討論藝術作品,更多的也只是討論價格,而無關美的范疇。

劉益謙建了私人美術館,開放自己的藏品,是希望社會各界都可以用自己的視角來看待美術館、審視他的藏品,藏品可能會改變你的觀點,也可能強化你的觀點;希望在自己的美術館藏品中既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又能引發學術問題的討論,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入門愛好者,都可以帶著自己的觀點來碰撞,從而賦予藏品更多的活力。而面對普通老百姓,劉益謙的私人美術館,希望藝術品本身能帶給大家一種愉悅的感覺,甚至讓普通百姓也能在心靈深處感受到安靜,從而學會欣賞美的東西。
與其說劉益謙作為收藏大鱷打造私人美術館來展示自己的收藏實力,不如說,他的所想所為,是因為他沒有忘記一個社會成功人士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引導社會大眾學會追求美。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