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蹄腿(內翻馬蹄腿)

馬蹄腿,又稱“翻馬蹄”,是明清家具術語。馬蹄腿向內兜轉,稱為內翻馬蹄,像一匹駿馬的前蹄。馬蹄腿是一條從腿部延伸到腳頭變化微妙的線,自然流暢,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勢。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家具風格特點的典型式樣之一。馬蹄腿,在腿足中最有中國特色。
家具與社會民族的信仰、道德、風俗和文化,是緊密相連的。而馬在我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與馬結下了緣分,是人類最早的動物朋友之一。馬不僅可以食用,還能供人騎乘運輸,更主要的是它能幫助打敗敵人,保家衛國。這就是為什么在歷史的沉淀中脫穎而出的是馬蹄腿,而不是其他動物的原因。
而馬蹄腿也是有書法美感存在的,顏體中的頓筆提勾,于形于神,都和明式家具的內翻馬蹄足相似,自己搜圖看去!
2、三彎腿(外翻馬蹄腿)

三彎腿是我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樣之一,展現了明清家具經典的造型美,成為明清家具的一大亮點,在明清家具美學體系上占據重要的藝術價值。
三彎腿(外翻馬蹄腿)整個腳型成S形彎曲,由腿部從束腰處向外膨出,然后再向內收,收到下端,又向外兜轉,形成三道彎,以形取名為“三彎腿”。

明清三彎腿家具既具備了加固、支撐、實用的功能,又起到了點綴美化的作用,尤其三彎腿線腳的走勢,能夠產生極富動感的韻律,散發富于流動感的美妙韻律,悠揚飄蕩,令人回味不已,更體現了我國歷史上的家具裝飾美學的審美追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展腿

從唐代開始,歷經宋、元、明、清各個階段,展腿式作為一種家具制造方式被廣泛的應用。展腿一般是指坐椅的腿或腳從面板或(柜)下沿開始。又稱“接腿”,腿的上端離拱肩30余厘米處飾以外翻馬蹄。馬蹄以下旋成圓柱,造成另接圓腿的效果,增加外圓變化的動感。
4、螞蚱腿

螞蚱腿,常見于香幾類器物,基本特點是:膨出,直線內收、外翻,腿部兩側飾有倒齒紋,狀如螞蚱之腿。
5、劍柄腿

中式古典紅木家具的各式腿足因其古典特色,直到還被現代家具設計廣泛借鑒。不僅如此,中式家具的腳型藝術還對西方家具腳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西方著名的安后貓腳、路易十五鹿蹄腿等,都從中國明式的三彎腿中獲得了啟迪。
6、歐洲路易十五鹿蹄腿

家具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自然會受到民族信仰、道德習俗的影響。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許多家具的腿腳造型呈現出多種腿型的組合。如三彎腿與馬蹄腿相結合、鼓腿膨牙與馬蹄腿相結合,這些都十分常見。但不論是哪一種腿都有其承重功能及裝飾意義,古典氣息各自彰顯。怎么樣,知道腿的重要性了吧,還是那句話,要想美,重點還是要看腿。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