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林對記者說,這些具有年代感的民族樂器應盡量在恒溫、恒濕的條件下收藏,否則極容易開裂,影響藏品的品相。記者注意到,在他的私人樂器博物館中,有多臺加濕器不停地工作著,就是為了保證這些樂器在濕度40%至60%的環境下保管。
“當年還沒有加濕器,一到冬天,房間開始供暖后,我就和老伴就需將浴巾弄濕,把濕乎乎的浴巾搭在暖氣上,靠暖氣的熱量蒸發浴巾的濕氣,讓房間變得濕潤些。現在有了加濕器后方便多了。再有,這些民族樂器怕熱不怕寒,太熱的情況下,樂器容易開裂,而在相對低溫的情況下,它們往往能得到較好的保存。”李家林介紹說。
而對于鋼琴等西式樂器的收藏,濕度則成為了大敵。記者了解到,鋼琴的材質容易受濕氣影響而變質,所以對于防濕問題要特別留意。鋼琴受了濕氣后,其木質部分、呢布、皮類部分均會澎漲起來,并會軟化各部分膠質接著劑,使之失去粘性。經常會出現鍵盤彈奏后不能復原;打弦系統的動作變緩不靈活,觸鍵也會變差;弦與其他各金屬部分會生銹,也會變成斷弦的原因;響板之音色也會變,音量也會減失等情況。因此在鋼琴內最好放置干燥劑。
而過于干燥對鋼琴的保養而言是否有利呢?也不是很好。鋼琴最適宜的溫度是20℃,濕度也是60%,所以室內如能備有干濕度計,對于鋼琴保養上甚有幫助。溫度計也是應備之物,無論在冬天或夏天使用空調,都應避免溫度的急速上升或下降,關閉空調時亦同。在一般的環境下,人們無法感受到濕度的變化,所以建議為鋼琴加裝微電腦自動除濕器,以延長鋼琴的使用壽命。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