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收藏基本知識
首先,由于礦物種類和礦物收藏需要很多地質、礦物學、結晶學的基礎知識儲備。這些知識很多時候都會用到,例如在野外采集礦物標本,購買礦物標本的時候,在收藏者圈子里交流時也會需要。分辨礦物的種類,辨別礦物是否為合成礦物,或者是否是人工處理過的礦物。如果對放射性礦物有興趣的話,對于放射性礦物的存放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礦物是地殼中進行的各種地質作用的產物,是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各種元素所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學組成和物理化學性質的自然元素單質或天然化合物,其中以化合物為主,且絕大部分是晶體。
礦物晶體一般指生長在巖石的裂隙或空洞中的許多礦物單晶體及其所組成的簇狀集合體。在自然界以完好單晶或晶簇產出的礦物比較稀少,由于晶體發育完整需要一個自由生長的良好空間,所以一般都要在晶洞裂隙中才能找到。
礦物形成方式主要是氣態結晶,如自然硫晶體;液態結晶,如各類巖漿礦物,或者溶液(鹽湖)中結晶析出的巖鹽,石膏;固態的晶體轉化,如文石轉變為方解石,β石英轉變成α石英,也有礦物間的交代作用形成的,如方解石交代螢石,形成螢石的假象。
一般礦物分類以其化學成分對礦物進行分類,分為五大類: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類似化合物、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含氧鹽類、鹵化物。大部分礦物收藏者都希望收藏更多的礦物品種。
礦物的晶形分為單形和聚形。單形是由對稱要素聯系起來的一組晶面的總合。晶體實際生長過程中,由于生長環境的影響,雖然物理與化學性質上的相同性能保留下來,但是幾何多面體的外形往往被歪曲,形成非理想形狀的歪晶。晶體包含47種單形,分屬三大類、七大晶系。聚形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形相聚而成的晶形。有多少種單形相聚其聚形上就會出現多少種的晶面,他們的性質各異,只有相同對稱型的單形才能形成聚形。
礦物收藏的方向有很多,收藏礦物除了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還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財力,絕大部分收藏者一般都會選擇一個主要的收藏方向,當然見到喜歡的礦物也會收集一些其他。
一、礦物品種
收藏各種品種的礦物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礦物收藏者的目的和夢想,目前人類已發現的礦物有4500多種,一般常見的礦物約有300種,很多收藏家終其一生也只能收集到200余種。收集眾多品種的礦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不僅需要去各種展會、礦商聚集區和礦區,有的稀有礦物還需要通過收藏者間互相交換得來。
二、單一種類礦物
單一種類礦物收藏的方向一般都是收集同種礦物不同的顏色、包裹體、晶形、平行連生、雙晶、浮生、集合體形態、圍巖、產地及伴生礦物。一般愛好這方向的收藏者會選擇一些產量大、比較常見而且比較復雜的礦物種類,例如水晶、螢石、方解石、石膏、石榴石、長石等。
三、寶石礦物
寶石礦物以其艷麗的顏色最為奪人眼球,也是廣大的收藏者所喜愛的。寶石礦物收藏處了收藏寶石礦物的種類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收藏寶石的各個產地的特征,例如流紋巖中產出的紅色綠柱石、哥倫比亞的祖母綠中會出現達碧茲效應、烏拉爾產出的翠榴石有馬尾狀包裹體等。
四、礦物晶形和集合體形態
礦物有很多種晶形和產出形態,有單形、聚形、雙晶、多晶連生、晶簇等;集合體形態有結核狀、放射狀、粒狀、片狀、板狀等。
五、礦物的顏色
礦物有很多顏色,每個人都有喜歡的顏色,也會相對偏愛有這一顏色的礦物。
六、金屬類單質礦物
金屬類單質礦物一般有自然金、自然銀、自然銅、自然鉑、自然鋨、自然鉍等。
七、金屬礦物
金屬礦物一般指用于提煉金屬所用的礦物,如鐵礦類的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等;銅礦類的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等;鉛礦類的白鉛礦、砷鉛礦、磷氯鉛礦等。
八、熒光、磷光礦物
部分礦物擁有獨特的發光性,其礦物本身或者礦物包裹體具有在紫外光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的性質,有收藏者鐘愛于這種特性而收藏,除了放射性礦物以外,常見的熒光礦物有螢石、方解石、石膏、蛋白石(玉滴石)、白鉛礦、白鎢礦、方柱石、金剛石等。
九、放射性礦物
放射性礦物雖然對收藏者的身體健康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但是部分收藏者因其具有艷麗的顏色、獨特的晶形、還有絕大部分放射性礦物在紫外光下的強而艷麗的熒光將它們收藏起來。收藏放射性礦物的收藏者一般都會有專用的收藏室和儲藏柜及盒子,也會備有觀察熒光的光源和觀察箱。
評價礦物晶體的觀賞性和標本性主要從三個方面綜合評價:一是稀有性;二是礦物晶體的顏色、光澤、透明度等;三是礦物的形態、組合、完整性。
稀有性分為礦物品種的稀有性、形態的稀有性、成型的稀有性、色澤的稀有性、晶體尺寸的稀有性、共生組合的稀有性。
品種的稀有性
不同礦物在地殼中的產出量差異很大,例如常見的方解石、水晶、螢石、云母等;某些礦物就相對少見,如磷氯鉛礦、錫石、菱錳礦等。

西班牙-黃鐵礦

廣東-砷鉛礦

廣西-水磷鋁鉛礦
形態的稀有性
一種礦物常會有多種接近形態,有的相對比較常見,有的少見甚至罕見。例如菱形十二面體的螢石和三八面體聚形的螢石比立方體的螢石要稀有,八面體的黃鐵礦比立方體的黃鐵礦少見。
長有雙晶的礦物比較稀有的。如輪式雙晶的金綠寶石和白鉛礦;燕尾雙晶的石膏和方解石;日本雙晶、巴西雙晶、道芬雙晶的水晶等。

印度-五角石晶體35x放大
成形的稀有性
有的礦物較多自形或半自形的晶體,如石榴石,電氣石。有的礦物較少形成規則形態的晶體,如橄欖石、薔薇輝石。

巴基斯坦-橄欖石
色澤的稀有性
同一種礦物會有多種顏色,有的顏色常見,有的少見。例如紫色方柱石比黃色方柱石要少見,綠色的斧石比褐色的斧石常見。
晶體尺寸的稀有性
同種礦物中晶體晶體尺寸反應了晶體的結晶程度,一般來說尺寸越大,越稀有,對于稀少的礦物更是如此。例如存放于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的菱錳礦—“中國皇后”,存放于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水晶王”。
共生組合的稀有性
不同礦物經常共生在一起,有很多常見的組合。如孔雀石和藍銅礦共生、魚眼石和沸石共生、綠柱石和云母共生等。不常見的共生關系除了具有收藏價值以外,還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如錫石、綠柱石、磷灰石、白云母的共生組合。
顏色、光澤、透明度方面,顏色越鮮艷越好;光澤越強越好;透明度通常來說是透明度越高越好,但礦物也許會因為其包裹體使其產生特殊的光澤,例如金綠寶石的纖維狀包裹體。
礦物標本的形態、組合、完整性,是從標本的整體來評價的。
晶體的形態越典型、越標準,越好。但有些時候會有出現歪晶、溶蝕、或其他具有天然缺陷的晶體,他們形態奇特,比較罕見,也可具有較高的價值。如津巴布韋產出的“Star Diamond”、巴基斯坦產出溶蝕的綠柱石和水晶。

津巴布韋-“Star Diamond”
標本的組合,一塊標本上明顯有多種較大的礦物晶體是比較難得的,通常具有多種礦物并具有不同顏色,組成的標本具有絢麗的外觀和較高的價值。如天河石和煙晶共生;白鎢礦、黑鎢礦、螢石、方解石共生。

湖南-螢石毒砂云母共生

湖南-螢石白鎢礦方解石水晶共生

巴基斯坦-碧璽與葉鈉長石共生
晶體的完整性是指開采、搬運、加工、經銷過程中保持完好的程度。對于單晶來說,晶體形態的完整性十分重要,越完整越好。
由于礦物收藏對相關的知識儲備要求較高,部分“外貌協會”的非專業收藏者都只是當作“上帝的手辦”來收集這些礦物,并不太了解這些礦物到底具有什么收藏和觀賞以外的價值,總的來說目前國內礦物收藏基本都是小圈子收藏。
近幾年來國內很多珠寶展上慢慢開始出現了礦商出售礦物標本,也相應的多了些礦物展。如每年上海都會有礦物展,2014年開始北京國際珠寶展開始有礦物館,2013年開辦湖南國際礦物展,每年香港4月6月9月都有較大的礦物展。可見礦物收藏漸漸的在國內興起,人們了解礦物的渠道也漸漸增多。
在寶石日漸升價的現在,購買收藏礦物也是一個不錯的收藏方向,既能學習到礦物寶石的相關知識,也能培養出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每一塊標本中看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而更加敬畏和熱愛地球。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