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一代人的國民青春記憶;過時又老土成為當今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搪瓷臉盆、搪瓷茶杯、搪瓷奶鍋、搪瓷痰盂罐……這些搪瓷產品,相信70后、80后以及部分90后都不陌生,小時候幾乎家家都有這些國民“標配”。

記憶中父親用來泡大杯茶的搪瓷茶缸。

用來洗菜、洗臉的搪瓷臉盆。逢嫁娶的時候,新娘的嫁妝中都有一對印著大紅喜字的搪瓷臉盆。
用了那么多年的搪瓷,其實你可能并不真的了解,它的前世和今生。
搪瓷的高貴前世
如果說起搪瓷的另一個名字,你就明白它的出身是多么的高貴。實際上,搪瓷只是它的中國名字,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它都叫——琺瑯。
是的,它是作為一種藝術欣賞品出生的。
琺瑯,言簡意賅地說,就是在金屬表面覆蓋釉質(無機玻璃質材料)制造出來的東西。藝術家與匠人們用琺瑯為金屬增添色彩,它就成了一種藝術品。
最早的琺瑯,是在古埃及出現的。琺瑯工藝在隋唐時期開始傳入中國。在元代,蒙古人統治的地區橫跨歐亞大陸,他們在西征的過程中,收羅了很多善于制作掐絲琺瑯工藝的阿拉伯匠人,于是掐絲琺瑯彩的制作工藝就流傳到了中國。
真正為國人熟知的掐絲琺瑯彩藝術,當屬明代的景泰藍。當時主流的做法是在銅制的胎體上制作琺瑯彩器皿。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在藝術手法、制作技術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宮廷內的御用監還有專門的作坊。因為是景泰年間,而且做出來的東西大多是以藍為底色的,于是用這種工藝制作出來的器皿就被叫作“景泰藍”。
景泰藍之后,琺瑯工藝在西方和中國都有進一步的發展,但它們都是作為藝術品存在的。

廉價鐵讓搪瓷落入民間
西方工業革命以后,用煤煉鐵的技術解決了。鋼鐵工業開始迅猛發展起來,鋼鐵成了一種廉價的材料。在鋼鐵胎體上涂上琺瑯釉,正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無機玻璃瓷釉涂在金屬表面可以防止金屬生銹,使金屬在受熱時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層并且能抵抗各種液體的侵蝕。無機玻璃瓷釉安全無毒,易于洗滌潔凈,可以廣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飲食器具和洗滌用具。瓷釉層還可以賦予制品以美麗的外表,裝點人們的生活。這種作為日用品的琺瑯傳入中國后,中國人給它們起了個很接地氣的名字——搪瓷,就是把瓷釉“搪”在金屬胎上的意思。
清光緒四年(1878年),奧地利第一次將搪瓷制品輸入我國。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歐戰之際,將大量的低質搪瓷制品傾銷我國。從此,“琺瑯”和“搪瓷”雖然同屬一種工藝,卻在我國被約定俗成地分配到不同的行業上,工藝品叫琺瑯,工業日用品叫作搪瓷。由于是舶來品,搪瓷在民間一度被稱為洋瓷。
搪瓷在中國的普及最初也經歷了從城市到農村、從富裕大戶到尋常百姓家的轉化過程。民國早期,只有城市里少數有錢家庭才用得上搪瓷器具。某種程度上,它堪稱那個年代的奢侈品,裝飾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生活。
大戶家庭出身的作家張愛玲就曾用網兜提著“洋瓷蓋碗”去菜市場買豆腐,張恨水熬夜寫《金粉世家》時,陪伴他的也常是爐子上咕咕作響的搪瓷茶壺。

從“洋瓷”到國貨
起初,我國的搪瓷市場幾乎為日貨獨占。
1917年,留奧學習美術琺瑯的中國留學生劉達三與嘉興商人姚慕蓮合資在上海閘北創設中華美術琺瑯廠,生產面盆和雜件等搪瓷制品。這是中國人自辦的上海首家搪瓷廠。
1919年,黃炎培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內立琺瑯科,并附設實習工場;1920年,董吉甫、董希英設立益豐搪瓷廠,同年,方劍閣等集資成立中華琺瑯廠;同一時期創辦的搪瓷廠還有兆豐琺瑯廠、協豐搪瓷廠。到1928年,上海最大的四家搪瓷廠鑄豐、益豐、中華、兆豐的產量已占全國搪瓷制品總產量的90%以上。中國搪瓷制品逐漸替代東洋制品,并行銷全國,甚至出口南洋群島一帶。

日漸國際范的“老搪瓷”
搪瓷用品是上個世紀的生活用品,即便現在被取代,仍有一些懷舊的藏家對它們愛不釋手,不可否認,一個搪瓷制品,就是一段故事,一個搪瓷制品,就是一個歷史橫斷面。收藏老搪瓷制品就是收藏一個時代,收藏一份美好的回憶,更是對一個時代的尊重。


這些看起來非常洋氣的搪瓷產品,它的創始人謝賢是一個“搪二代”,謝賢的父親原來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一家搪瓷廠的廠長,同時也是一個搪瓷收藏家。
一開始,謝賢對于搪瓷也沒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但是經常幫父親滿世界尋找一些搪瓷的器皿,就漸漸對搪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就和小伙伴一起嘗試做一些不一樣的搪瓷產品。
改良后的搪瓷,工藝更加精進,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掉瓷,精美的圖案,可以長久保持。這些搪瓷用品采用日本進口加厚NKK鋼板,以及密著性和光澤度世界領先的TOMATEC瓷釉,全手工貼花涂搪,經40多道工序,850°C以上高溫燒制而成,堅固耐用。
如今謝賢帶著團隊,用新技術和新理念使過去中國的各種搪瓷品煥然新生,創造出一個個適合居家的系列。打響品牌知名度之后逐漸嘗試了一些成功的跨國合作。難以想象,以前人們心中“土掉渣”的老搪瓷如今也躋身國際行列了。
這樣的搪瓷盤子,簡直顛覆了世人對搪瓷品的認知。用搪瓷創造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趣和新型方式,發現生活的細微之美。不斷努力去突破傳統,讓搪瓷能夠逐漸被現在的人認識、接納,并成為一種流行文化,如兒時熟悉的記憶般重現國民經典。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