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內企業涉足藝術品收藏最為轟動的案例,無疑要屬在紐約佳士得拍賣夜場中萬達以1.72億人民幣買下畢加索的名畫《兩個小孩》 。而大連萬達集團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涉足藝術品收藏。他們此前主要收藏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知名油畫家以及當代藝術家,目前已經收藏了吳冠中、趙無極、吳大羽、石齊等多位現當代書畫名家的多件精品力作。而此次購藏畢加索的作品,則是大連萬達集團首次嘗試西方藝術品收藏,并且一出手就如此的大手筆,因而立即引起各方的關注。大連萬達集團的收藏策略是收藏那些他們認為作品有價值的藝術家的作品,收藏標準其實主要參照藝術家在美術史的定位,選擇價值已經得到確立的藝術家的作品。并且,大連萬達集團也正在北京建立自己的美術館,他們準備將自己企業的收藏面向公眾展示。大連萬達集團的這次高調購藏畢加索的作品,可以看成是近幾年國內企業藝術品收藏發展的一個縮影。
說到企業收藏,最早和經典的案例無疑要追溯到1959年美國摩根大通開始以企業的名義進行藝術品收藏,這項企業收藏事業的開啟者是大衛洛克菲勒。大衛洛克菲勒作為公司的主管和一位狂熱的藝術品愛好者,建議公司可以開始進行藝術品收藏,既可以來裝點辦公室,也可以同時鼓舞員工。迄今,摩根大通集團已經收藏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7800多位藝術家的近3萬件作品,這些藏品分別收藏在摩根大通在全球的450個分公司中。摩根大通的藝術品收藏從萌芽到發展,主要是由于公司中一位重要人物對藝術抱有相當高的熱情,當然這個重要人物既要有足夠多的資源,又要在公司擁有最高的話語權,才可以促成企業藝術品收藏政策的建立。這也恰恰是企業做藝術品收藏的第一個階段。
初級發展階段
說到企業的藝術品收藏,其實企業做藝術品收藏不僅是企業資產配置、財務安排的得力手段,而且還是對企業品牌、企業文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戰略性建設,更是彰顯企業文化形象和軟實力最好的一種方式。而企業收藏的發展,通常會經歷如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企業負責人的個人收藏愛好形成規模后,最終轉換成一個企業的收藏行為。此階段藝術收藏發起人的個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通常會成為一個企業收藏的主題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第二階段是企業收藏在數量和質量上達到一定的積累和水平之后,企業收藏會與企業開展的主營業務方向產生某種關聯。比如國外很多知名企業尤其是奢侈品牌都有關注自己的品牌歷史和文化,更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收藏。這類收藏一般都有一個或多個大型主題,也會逐漸形成收藏的序列。第三個階段是借助企業收藏,推動企業收藏制度的建設、藝術教育的發展。這時的企業收藏就不僅僅只是一個企業的自身行為,而是賦予了企業收藏更多的社會責任,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收藏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隨著企業收藏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也會推動一個國家和地區對企業收藏、免稅捐贈等文化政策的出臺,促進藝術品收藏的多元化和良性發展。
近幾年,我國的企業收藏發展速度較快,已經成為藝術品市場中越來越重要的購買方之一。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編著的《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的統計數據,2012年國內企業收藏資金規模繼續增長,整體規模大約在 4 5 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為 11%。收藏范圍上,國內企業收藏目前仍以書畫和瓷器雜項等傳統藝術品為主(占比 85%),當代藝術品的收藏比例隨著國內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調整而有所下降(占比10%),國際藝術品的收藏比例有所上升(占比5%)。從收藏品類來說,目前國內企業藝術品收藏仍以收藏中國的藝術品為主。而從企業藝術品收藏的三個發展階段而言,國內企業收藏普遍處在第一和第二個階段交叉發展過程中。
收藏的多元化
由于每個企業做藝術品收藏的目的不同、策略不同、資金投入不同,所以國內企業收藏其實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迄今比較完整公開呈現過自己企業收藏的要屬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了。泰康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從1996年開始做企業的藝術品收藏,目前已經是他們做藝術品收藏的第17年。他們每年會拿出企業利潤的2%至5%,用來持續完善自己的企業收藏。他們的收藏方向主要以中國現當代美術為主,試圖通過他們的收藏,最終形成一條中國現當代美術的收藏線索。2011年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題為“圖像、歷史、存在”的藏品展,展覽分成了“革命與啟蒙”、“多元的格局”、“延伸的世界”三個部分,全面展示了泰康人壽15年企業收藏的發展歷程。除了這次展覽和日常的收藏,泰康人壽從2001年起在企業內部設立了泰康空間,多方位地參與到對中國現當代藝術的收藏和資助中,有比例的從市場上購買藝術品。同時,通過贊助青年藝術家的方式,來實現藝術想法,從理念和資金等多方面給予藝術家和他們的創作以實際有效的支持。據了解,未來正在北京CBD二期建設的泰康人壽將開設一個空間,展示泰康的藝術品收藏。
目前,還有一些企業正在將自己的收藏公共化。新疆廣匯集團就正在籌備新疆廣匯雪蓮堂近現代藝術館。新疆廣匯集團是1989成立的,是一家集“清潔能源、汽車服務、房地產”三大產業為一體的跨國企業集團。從20世紀90年代廣匯集團就開始收藏藝術品,主要的收藏方向是中國近現代名家書畫,每年在收藏上投入的資金都在億元以上,迄今已經收藏了近 500件近現代名家的精品書畫。擬成立的廣匯雪蓮堂近現代藝術館會將收藏的2 0 0件書畫作為館藏作品進行展出。廣匯藝術館成立后,將對公眾免費開放。廣匯集團將來也準備選擇合適的機會,將廣匯集團的藏品捐給新疆自治區,該館也將更名為新疆藝術館,填補新疆沒有美術館的空白,并承擔起更多的文化交流的使命。
也有些企業做藝術品收藏,更注重和企業自身業務之間的關聯。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收藏案例要屬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以 2.16億元的高價,在北京匡時 2012年春季拍賣會上購得“過云樓”藏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是業內和文博界公認的古籍出版的重要機構,一直在從事古籍的整理、發掘、出版和學術研究工作。并且鳳凰集團每年還給予古籍出版大額專項補貼,多年來已經收藏和積累了許多古籍善本。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收購“過云樓藏書”,選擇的就是與他們業務緊密相關的古籍善本,盡管過程有些曲折,但通過這次的購藏,大大提升了鳳凰出版集團的社會知名度。企業通過藝術收藏,更多地體現出了企業對于社會的責任,對于文化保護、研究和傳播的社會使命,這正是企業收藏的意義所在。
2012年在北京CBD開業的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一開業,就成為北京最具文藝范兒的購物中心。香港僑福集團打造的是集購物、休閑和文化藝術體驗與教育于一身的綜合體。僑福集團收藏西方現代藝術大師例如達利的作品,同時也收藏了很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很多其他企業興建自己的美術館不同,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直接將他們的企業收藏在公共空間展示,賦予了公共空間更多的藝術氛圍,一進購物中心的旋轉門,就會見到藝術家陳文令的雕塑《豬小姐》,走進旋轉門,會見到藝術家王魯炎巨大的雕塑作品《被鋸的鋸》。中心的大廳和各處角落擺放著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藝術品,很好地與購物者產生了互動,這也是企業藝術收藏展示的另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式,值得借鑒。
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的企業收藏處于起步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國內很多企業收藏意識還沒被完全培養和激發出來,很多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收藏對于企業品牌和企業文化宣傳推廣的重要性。國內企業收藏開展得比較好的如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民生銀行等在建立企業收藏的過程中,積極通過各種方式,與全社會分享他們的收藏,已經使他們的企業品牌、企業文化得到了彰顯和傳播。這種充滿正能量的行為,應該會啟發和鼓勵更多企業拿出資金進行企業收藏。
其次,國內企業收藏亟待專業化。現在國內企業收藏處于一個“收”的階段,還遠沒有達到“藏”的階段。從“收”的角度而言,企業收藏什么樣的作品,怎樣通過合理的機制去有效建立起自己的收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僅依靠企業負責人的喜好,就選擇收藏什么類型的作品,或是僅憑借一兩位專家,幫助企業來建立收藏,這樣的機制不能夠保證建立起一個好的企業收藏。好的企業收藏應該是基于美術史價值判斷基礎上形成的企業收藏價值觀的體現,在明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才會使收藏目標定位明確、富有特色。
第三,已經初步建立了企業收藏的企業或者集團目前還沒有能夠對于收藏的作品進行系統性深入的梳理和研究。藝術品的價值和研究對于藝術品而言很重要,對藏品透徹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挖掘和發現藝術品的價值。
最后,目前國內對于企業藝術品收藏還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國外的企業進行企業收藏,可以免除部分企業所得稅,但國內還缺少對于企業收藏的政策支持,這也會妨礙企業開展藝術收藏的熱情。因此,盡快出臺與企業收藏相關的配套發展政策是必要的。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