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國銀元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正式由官方鑄造。民國初期、國民黨統(tǒng)治前期,始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進(jìn)行大量鑄造。
?
? ? ? ?(1)早期銀元
?
在清代中期時,中國人開始仿外國的銀元鑄造銀元。一種是用土法制范仿造外的銀元。再有一種就是自己用土法制造一種和外國銀元差不多大小,但圖案卻有自己特色的銀元。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還在漳州鑄造了漳州軍餉銀幣。咸豐年間一些商號也鑄造了供流通使用的銀幣。
?
(2)中后期銀元
?
最早機(jī)器鑄造的銀元是光緒十年(1884午)鑄造的,這種銀幣一共有五種,上面有吉林廠平的字樣,分為1兩、7錢、半兩、3錢、1錢。背面有 “光緒十年·吉林機(jī)器局監(jiān)制”的字樣。這個時期總體可分成中央造幣和地方造幣廠鑄造的銀元兩大系列,當(dāng)時各地都有造幣廠設(shè)立,鑄造了大量的銀元,而且每一個造幣廠鑄造的銀元又不一樣。
?
? (3)民國銀元
?

民國的銀元流通最廣的兩種,一種是民國三年(1914年)政府規(guī)定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幣,單位為元,這就是日后人們十分熟悉的袁大頭。另一種是1927年北伐勝利后,國民政府停鑄袁頭幣,而改鑄有孫中山頭像幣即“開國紀(jì)念銀幣”,反面為麥穗和“壹圓”字樣。1932年以后將孫中山頭像放大,反面是帆船圖案的船洋。除了面值1元的銀元以外,還鑄造了大量銀輔幣,分5角、2角、1角等面值,稱為角洋或銀角。
?
?
??(4)蘇區(qū)銀元
?

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根據(jù)地發(fā)行了銀元約20余種。多集中在1931~1935年的四年里,品種雖然不多,但是其中所聚集的珍品之多,恐怕是其他任何省份銀幣都難以比擬的。1928年5月,井岡山造幣廠開始鑄造銀幣。造幣廠采用墨西哥銀幣版,選用成色好的白銀做原料,成色高、質(zhì)地純、重量不少十七錢二分,信譽(yù)好,故深受廣人民眾歡迎。其中最為稀罕的有:1931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列寧像一元幣、1931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馬克思像一元幣、1935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一元幣、1931版平江縣政府一元銀幣、1931版湖南省蘇維埃一元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還曾于1932年、 1933年發(fā)行二角幣兩種,是迄今最為多見的蘇區(qū)銀幣。
?
?
??(5)外國銀元

?
清代中期,英國、荷蘭、西班牙等與中國貿(mào)易增多,一般均以銀幣支付,流入我國的外國銀元,種類多達(dá)幾十種。常見的有西班牙、比利時、沙俄、法國、荷蘭、日本和墨西司銀元等。其中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流通面最廣。清末,外國銀元在我國所占的貨幣比重為43.33%;在當(dāng)時,外國銀元和外國鈔票占了我國貨幣比重的一半。這些銀元在兌換時經(jīng)常出入錢莊,而錢莊為鑒別真?zhèn)危缙诓捎么劣〉姆椒?,時間一長,其上傷痕累累,這種情況多見于本洋,上有山、子、工、大、同、恒、星點等戳印。
?
?
? ? ? ?(6)銀輔幣

?
銀輔幣系指幣值分別為庫平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及五錢、四錢、三錢、二錢、一錢、中圓、半圓、伍角、貳角、壹角、貳毫等幣值之銀幣。民間稱之為“小洋”、“銀角”、“毫洋”等。中國各地貨幣流通領(lǐng)域中,銀質(zhì)輔幣所占比重遠(yuǎn)大于銀質(zhì)主幣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廣東、福建、廣西、東三省等地絕少鑄造銀質(zhì)主幣,流通使用的多為貳角型及壹角型銀幣。
?
?
(7)熊貓幣
?

以“熊貓”為主題的一種紀(jì)念幣。 熊貓幣在1982年首發(fā),是我國金銀紀(jì)念幣的代表性產(chǎn)品。中國人民銀行授權(quán)中國造幣公司鑄造,分金質(zhì)和銀質(zhì)兩種,正面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發(fā)行年號及中國古代建筑北京天壇祈年殿景觀;背面以中國精湛的造幣工藝塑造出極具民族藝術(shù)風(fēng)格的熊貓形象。不可作為貨幣流通,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
?
??如今市場清代和民國銀元最多
?
在收藏市場上,銀元以民國“袁大頭”、清代央版龍洋最為常見。“袁大頭”是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后,廢除各省造幣權(quán)發(fā)行的銀元,在解放前流通極廣。
?
現(xiàn)存銀元藏品最多分為四大類
?
第一類,按鑄造年代可以分為民國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等版別。其中,民國五年版鑄造量較少,其市場價格較高。正面為袁世凱側(cè)身大頭像,背面為麥穗和壹圓字樣。
?
第二類,“孫小頭”開國紀(jì)念幣,也就是孫中山像壹圓開國紀(jì)念銀幣,由于頭像比袁世凱頭像小,收藏界俗稱“孫小頭”。正面為孫中山側(cè)身頭像,背面為麥穗和壹圓字樣。
?
第三類為船版“袁大頭”,即民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銀元,正面為“袁大頭”,背面為雙帆船和壹圓字樣。
?
第四類是民國元年的“漢”字幣銀元。正面為“四川銀幣”“壹圓”,背面為繁體“漢”字外圍十八圈,是民國時期由地方發(fā)行的銀元。按鑄造地,有天津、武昌、廣州、南京、甘肅、四川等地方版銀元。
?
?
? ?如今收藏市場上,銀元價值幾何?
?
銀元按面值來看,主要分為壹圓、半圓(俗稱五角、中圓)、貳角和壹角。其中,面值壹圓的“袁大頭”幾乎每個年代的都有,面值半圓的只有民國三年版,面值貳角和壹角的“袁大頭”有民國三年版和民國五年版兩種版本。
?
目前“袁大頭”壹圓版的市場價格在600元左右,“孫小頭”壹圓版在500元左右?!霸箢^”壹圓的價格從上世紀(jì)90年代的50元漲到現(xiàn)在的 600元,去年最高沖高到1000元,二十年間漲了20倍。去年六月,正值‘袁大頭’市價高峰,民國八年的‘袁大頭壹圓版’大概摸高到1000元。而民國二十一年的稀缺‘袁大頭壹圓版’最高沖高到3萬元一枚。
?
此后,由于銀價下跌、投資者拋售等原因,除了稀缺版的“袁大頭”,其他的價位穩(wěn)定在600元左右。而“中圓”、“五角”等小銀元價值還在1000元以上。
?
?
銀輔幣漲幅較大
?
其實,有些獨具慧眼的集幣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先行一步收藏銀輔幣了,這從1997年3月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錢幣拍賣會上就可證明,當(dāng)時一枚光緒元寶江南戊戌壹角,成交價為800元;江南癸卯貳角(無花),成交價為1700元;吉林省造戊申壹角,成交價為3050元;光緒丁未壹角大清銀幣樣幣,成交價竟高達(dá)9900元,該價格在當(dāng)時可換180枚“袁大頭”銀元(當(dāng)時“袁大頭”售價僅為55元),珍品銀輔幣受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
? ? ? ?到了2007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金銀錠、金銀幣、古錢”專場上,各種銀輔幣的成交業(yè)績更為可觀,如一枚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成交價為14000元;丁未(1907年)光緒年造大清銀幣壹角,成交價為22400元;1899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隸書)一錢四分四厘,成交價高達(dá)23520元,銀輔幣已一躍成為錢幣拍賣會上不可或缺的常見品種。?珍稀奇打造企業(yè)家收藏交流學(xué)習(xí)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yè)家收藏網(wǎng)
注:本文部分內(nèi)容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