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作為中國工藝美術的瓷器,在某些國家的某一時代,深刻地影響了他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甚至與人的生命等值,。“中國”在英語中之所以被稱為“China”即瓷器,無疑是因為中國瓷器文化在世界產生了既廣且深的巨大影響,并得到了舉世公認的緣故,同時充分的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瓷器脫胎于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產生于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這一時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藝發展,東漢時期北方人民南遷以及厚葬之風的盛行的基礎上,以中國東部浙江的上虞為中心的地區以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唐代瓷器的制作技術和藝術創作已達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涌現,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并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明清時代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我國的陶瓷業至今仍興盛不衰,質高形美,其中比較著名的陶瓷產區有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廣東石灣和楓溪、江蘇宜興、河北唐山和邯鄲、山東淄博等。




瓷器的中國的歷史作用和價值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不僅如此,中國的瓷器也影響著世界,倍受諸國的追捧。17世紀后葉,中國曾向歐美出口大量的紋章瓷。紋章瓷通常指帶有歐洲諸國貴族、軍團、公司、團體等特殊標志或曰紋章的,根據特殊需要而大批量特制的中國瓷器。此后紋章瓷便在歐美等地盛行起來。俄國彼得大帝也在中國訂造瓷器,繪制雙鷹國徽,直到現在中國的故宮(微博)博物院還收藏有康熙年間燒造的有俄國國徽的彩瓷。曾經有許多墨西哥人來我國訂制繪有自己家族標志徽記或勛章圖案的成套餐具或茶具。至今在墨西哥人中間,仍有不少人保存著這些瓷器,作為傳世之寶。對于某些國家皇室貴胄來說,收藏和使用精美的中國瓷器,似為他們崇尚文明和追求高雅乃至炫示國力的象征。因此,千百年來,收藏、展示中國瓷器成為各國皇室豪門的最大愛好。華盛頓和杰弗遜兩位美國總統都有自己專用的中國瓷器餐具;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專門有一個收藏中國瓷器的瓷宮;波蘭王約翰有一個專門陳列中國瓷器的中國廳;德國的一些宮殿,如恩斯巴赫、夏洛騰堡等,以收藏中國瓷器著稱;英國女王瑪麗二世醉心于中國瓷器,在宮內專門設置許多玻璃櫥陳列各種瓷器;在泰國首都曼谷的大皇宮里,陳列著許多中國瓷器中的珍品和景泰藍;瑞典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中國宮”;在蘇丹的宮殿里,自15世紀就一直使用中國瓷器做餐具,并特別建造一座名為“中國哈奈”的建筑以收藏這些珍品;在東非埃塞俄比亞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古老教堂,在這個教堂里,保存著一個精美的中國明代瓷壇,被視為鎮堂之寶,瓷壇內保存著16世紀后期埃塞俄比亞著名的萬王之王察丹格爾的心臟。歐洲的某些君主對中國青花瓷器迷戀到如癡如醉的程度,在有關的法令中甚至規定了瓷具制作的用色。土耳其國家博物館收藏了我國宋代的青花瓷盤,每逢有國賓來訪,總統接待貴賓時,才將這些瓷盤擺在接待室里,以示對國賓的敬意。這些由世界各國的國王或總統等皇室貴胄或則根據他們的特殊要求繪制的如國徽之類章紋的中國瓷器,或則收藏等等,無疑具有彰明較著的政治意義,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某些國家的政治文明。
中國瓷器對各國社會生活乃至經濟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菲律賓,擁有中國瓷器的數量往往成為衡量個人財產、社會地位、名譽聲望的重要標志。瓷器還成為金銀的等價物,在市面上流通,還可以用來作借貸的抵押品和繳納法庭罰金的“貨幣”。同時,瓷器作為一種日用品,特別是作為飲食器皿,在歐亞非美四大洲傳播,美化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的日常飲食、宮廷宴會具有了一種文明風范,甚至改變了一些民族和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國瓷器對印度人的社會生活,尤其是飲食文化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中世紀以前,中國的瓷器還沒有出口到印度時,印度人吃飯時十分簡單,地上鋪上一張芭蕉葉,再將食物放在葉子上,用手抓著吃,基本沒有什么餐具。但是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后,特別是中國瓷器不斷從海上運來,使印度人改變了生活習俗,他們吃飯時也用起了桌子,在桌子上擺著盛食物的陶瓷器具。從18世紀開始,中國的瓷器開始在歐洲有了極大的市場。有人統計,在18世紀的100年間,從中國輸入到歐洲的瓷器達到了6000萬件以上,有越窯青瓷、龍泉窯青瓷和青白瓷等。這種大規模的進口,真正改變了歐洲許多家庭的生活,過去的餐具一下子就被中國瓷器代替了。中國瓷器成了歐洲千家萬戶民宅室內喜愛陳設的裝飾品。如在荷蘭,民居中的壁爐上、器物的托座上,就喜愛安放中國瓷器裝飾點綴,艦艇的玻璃櫥中,也擺放著中國瓷器。特別是飲茶習慣在英國等國成為時尚后,瓷器成為歐洲普通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具。
從藝術品市場行情來看,瓷器的價值排列順序(由高到低)為:元明清時期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時期瓷器、六朝時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國瓷器。從藝術性來評估(即藝術價值)。主要包括造型、裝飾、圖案三個方面。造型上以陳設器價值最高,價值的排列順序(由高到低)為:陳設器、文房用具、冥器、日用器。裝飾上目前以彩裝飾價值最高(如雍正時期琺瑯彩),價值的排列順序(由高到低)為:彩裝飾、釉裝飾、胎裝飾。圖案上以人物圖案價值最高,價值的排列順序(由高到低)為:人物圖案、動物圖案、植物圖案、山水圖案、吉祥圖案等。從研究價值來評估(即科學研究價值)。如有紀年款的瓷器、在紀年墓中出土的瓷器,這些瓷器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但不是評估價值的主體,因此在古代瓷器價值評估體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