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出席青奧會開幕式的部分外方領導人夫人參觀了南京博物院。現場觀看了揚州雕版印刷、宜興紫砂壺、蘇州核雕、徐州香包、南京云錦、惠山泥人、蘇州刺繡、桃花塢年畫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的制作演示,民間藝人精巧的技藝令來賓們贊嘆不已。江都王陵出土的銅編鐘和30多年前出土于揚州的錯銀神獸紋銅牛燈,吸引了彭麗媛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的關注。
兩件揚州漢代文物引起關注
16日上午,彭麗媛陪同各國政要夫人們來到南京博物院,參觀了歷史館還有特展館的清宮文物。其中就觀看了展廳里陳列的大云山漢墓出土的銅編鐘。考古專家表示,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見證了江都王劉非奢華的生活,其中出土的編鐘編磬便是當時最流行的打擊樂器。大云山1號墓出土的編鐘一套19件,其鈕鐘和甬鐘的組合與南越王墓和洛莊漢墓樂器坑所出編鐘組合相同,為迄今國內所出第三套完整的西漢編鐘。此外,該編鐘上下的裝飾——鎏金龍紋銅虡(jù)業與鎏金銅虡獸座——以前只出現在史料記載中,此次為首次發現,意義重大。
同樣,展廳里陳列的另一件出土于揚州的重量級文物——“國寶”錯銀神獸紋銅牛燈,也吸引了彭麗媛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的關注。這件銅牛燈,燈座造型為一頭體態健壯的黃牛,通體飾精細的錯銀紋飾,燈盞安裝在銅牛正中的圓形基座上,下面有可以轉動的燈盤,可以任意調節燈光照射的角度。燈盞上部,有帶菱形鏤空裝飾的擋風板,擋風板可以活動,可以起到擋風和調節燈光強度的雙重作用。燈罩可以進行360°旋轉。在燈罩的上邊,有菱形的空格,可以散熱,還可以透光,設計非常巧妙。而燈罩的頂部,伸出一個管道和牛頭頂部相連接,形成一條完整的排煙通道,中空的牛腹部可以盛水,點燈產生的煙灰,則通過煙道進入牛肚子,溶在水中,從而減少室內污染。據了解,1980年,考古人員在邗江縣發現了一座古墓,其中銅牛燈和金印格外引人注目。根據金印推斷出墓主人是東漢廣陵王劉荊。這種導煙除污系統在漢代無疑是非常先進的,它們不僅是絕妙的藝術珍品,更是環保產品,從側面反映了揚州人早在漢代就非常講究生活質量。
夫人們對漢代文物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致。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大云山漢墓出土的編鐘、東漢錯銀銅牛燈、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都讓夫人們感到好奇,所以,她們在這些文物面前逗留的時間都比較長。”龔良說,看到大云山漢墓的編鐘,彭麗媛還向外國政要夫人們講解了中國古代的音律。
東漢錯銀銅牛燈是一件環保型燈具,對這件銅牛燈,夫人們也很感興趣。龔良稱:“她們都覺得,在漢代就有這么強的環保意識,真是很了不起。”
揚州雕版印刷
在南京博物院,彭麗媛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還觀看了揚州雕版印刷、宜興紫砂壺、蘇州核雕、徐州香包、南京云錦、惠山泥人、蘇州刺繡、桃花塢年畫等制作演示,對各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精巧技藝贊不絕口。昨天傍晚,記者采訪了剛從南京回來的揚州崇文堂雕版印刷傳習所創辦人李江民,他還沉浸在激動與興奮之中。
曾經供職于廣陵古籍刻印社的李江民告訴記者,這次他是受文化部的委派到南京博物院參加“非遺”的現場演示,“8月14日我就到南京了,這幾天彩排了很多次,有8個‘非遺’項目現場演示,一開始安排揚州雕版印刷是第三個。”但是,前天晚上11點多,他接到通知,說調整了“非遺”現場演示的順序,揚州雕版印刷排到了第一個,“我激動得一夜沒有睡好。”按照規定,昨天一早7點起床后,匆匆吃完早餐,7:30,“非遺”傳承人們就集中到一起,隨后,“我們經過了三次安檢才進入展廳。”
據李江民回憶,彭麗媛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是在16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開始參觀“非遺”的。講解員介紹正在現場演示的李江民后,彭麗媛就伸出手來與李江民握手:“李大師,你好!”
揚州雕版印刷區域一共有兩張桌子,一張桌子用于李江民在現場演示刷印工序,還有一張桌子上展示的是李大師的代表作,彭麗媛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饒有興趣地觀看著。原本安排在揚州雕版印刷區域停留的時間是一分鐘。彭麗媛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外方領導人夫人們介紹起了揚州雕版印刷這一古老的工藝,“她一邊看一邊介紹說,雕版印刷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國粹,這些傳承人非常了不起,對中國文化的傳承作出了貢獻。”在現場,李江民將原大復制的明代刻本《西廂記圖》中的《窺簡圖》贈送給外方領導人的夫人們。
事后,李江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彭麗媛陪同外方領導人夫人們觀看揚州雕版印刷用了大約7分鐘的時間,李江民感受頗深地說:“《西廂記圖》一共有20張圖,《窺簡圖》是其中最經典的一張圖,將它贈送給外方領導人夫人們,也是讓揚州雕版印刷走向世界。”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