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衛輝市東北隅的望京樓。荒草叢生石塊掉落,“全國最大石構無梁殿建筑”成危樓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衛輝望京樓疏于管護、淪為危樓的消息在網上引起關注。有400多年歷史的望京樓墻體裂縫、剝落嚴重,被評為“國保”已達8年,尚未得到有效保護。專家表示,文物保護工作中存在審批周期較長、經費不足等客觀原因,同時監管部門責任心不強也是不容小覷的因素。
位于河南省衛輝市東北隅的望京樓,系明萬歷年間萬歷皇帝的胞弟、潞簡王朱翊镠因思母所建,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石構無梁殿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京樓地處衛輝老城區一條窄巷子內,周圍布滿低矮民房。小院里雜草叢生,鐵門緊鎖,被列為“國保”時所立的石碑在院中間;緊挨著院門的一間老舊平房外墻上,一塊生銹得看不出本來面目的鐵牌隱約顯出“售票處”三個字。
望京樓東隔壁是一家紙箱廠,幾個老人在門口打牌。記者提出想看看望京樓,一位老婦表示,門票一人2元,可以從廠門進去。原來,望京樓的南面和東面都暴露在紙箱廠院內,并沒有院墻隔開,布滿裂縫的樓體外壁上架著數條電線,還釘有路燈。從一扇鎖著的樓門縫隙望進去,里面扔著紙盒、磚頭等廢棄物。
2006年就被列為“國保”,為什么至今未得到有效修繕和保護?與隔壁紙箱廠的位置關系是否符合文物保護要求?相關部門是否盡到了保護、監管的責任?
作為望京樓的現任主管部門,衛輝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文化產業項目辦公室主任徐大江表示,望京樓現狀的一個原因是監管部門的更迭:望京樓先后被衛輝市文化局、文物旅游局、商務局等單位監管,直到2009年正式歸入文化廣電局管理。
徐大江說,2012年起,文化廣電局開始望京樓的保護規劃制定和申報工作,當年8月因樓體石料剝落對游客形成安全隱患停止對外開放,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目前已完成勘測,預計10月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下達,開始維修加固保護及周邊環境整治。
日前,主管部門也迅速對望京樓文物本體及保護范圍內的雜草、雜樹、內部風化脫離的石粒進行了清理,并安排專職人員24小時值班。
然而,據望京樓“四有檔案”記錄,2012年之前,相關部門幾乎未采取過保護措施。
至于望京樓與紙箱廠的位置,徐大江說,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紙箱廠建于上世紀50年代,現在基本不生產了。根據新制定的保護規劃,未來將督促紙箱廠搬遷,以保護望京樓的歷史風貌。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