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形彩陶壺
1958年陜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船形彩陶壺,長24.8厘米,高15.6厘米,屬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
此船形彩陶壺為盛水器,屬于隨身攜帶的水壺類物品。壺身形似菱角,頂部有杯狀壺口,兩個圓環形器耳分列于兩側肩部。在壺口下方、器耳之間的壺體側面以黑彩繪制網格紋,網格的兩側還有魚鰭狀的三角形紋飾等。陶壺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見的小口尖底瓶轉化而來,基本是將縱向的瓶身橫置并稍加變形,將瓶口移到壺身的中央,再將本位于瓶身兩側的對稱雙耳移到壺身的肩部而成。陶壺兩端如船形上揚,尤其是壺身裝飾網紋,極似從河里收網捕魚或者捕魚結束將網搭在船邊晾曬的情景,從造型設計到裝飾紋樣,都讓人聯想到漁船、漁網、捕魚活動等水上生活場面。
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捕魚的能力已經顯著增強,大量魚鏢、魚鉤、網墜等捕魚工具被發明出來,有些地區還修造了存儲魚類的窖穴等。從事這些復雜的活動離不開舟船的協助。遠古時期舟船均為木質材料,容易腐爛,很難看到完好的實物。長江下游地區出土過獨木舟及少量船槳等,資料多不完整。船形彩陶壺是一個獨木舟的模型,是人們制造原始舟船、網具并掌握捕魚技術的真實寫照。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