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雛菊與罌粟花》以6175.5萬美元(人民幣3.77億元)被拍賣后在中國引發了轟動,因為它的買家是中國人,而且是大名鼎鼎的華誼董事長王中軍。王中軍對這幅畫十分喜愛,他在采訪時說,“就個人而言,拍下它還是源于我自己的喜愛。我本身也在畫畫,這幅花卉靜物作品讓我覺得非常完整。它不同于習作,這是梵·高真正的杰作之一,我能夠感受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完成,其中的繪畫技巧固然非常高超,但我更多地讀出了梵·高的真情實感,這非常打動我。”
《雛菊與罌粟花》是梵高1890年6月完成的大作,當時梵·高在經歷了幾度大崩潰后情緒非常不穩定,一個多月后,他便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中國有三個最出名的收藏藝術的商人,一是去年和今年分別買過蘇東坡《功甫帖》和明代雞缸杯的劉益謙,二是去年年底以億元價格拍賣過畢加索的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三是這次新聞的主角王中軍。
王中軍享受著當大老板和藝術家的雙重快活,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頂級的收藏家還是一個新科藝術家。
王中軍,虔誠地站在北京東長安街與CBD中心區域交會處的某座高檔金融寫字樓的30層,眼睛盯著對面的畫布,左手端著盛著顏料的廉價塑料盆,右手拿著寬度約5cm的筆刷。下午2點,這是完成收藏家們訂單的最佳時間,他還需要交付三張作品。因為年底接踵而至的電影事宜,王中軍距離答應交畫的時間已然迫近。
40萬一張的價格并不便宜,面對著絕無折扣的規定,收藏者依然趨之若鶩,馬云、史玉柱、宋丹丹、汪峰……王中軍坦言,“一些畫家畫了一輩子也沒有我賣的多。”
商業之外,王中軍與中國導演馮小剛共享一間畫室。畫室于2012年裝修完成,室內陳設簡約而精致。墻面幾乎全部用來懸掛兩位藝術狂熱者從2012年至今所創作的油畫作品。后者在成為導演之前擔任過美工,出于長期對繪畫的熱愛,電影《夜宴》被他稱為“滿足視覺夢想”之作。與馮小剛類似,王中軍在從商之前報考過美術學院的夜校班進行專業繪畫學習。如今,中國藝術界鼎鼎大名的楊飛云、錢紹武等藝術家那時候作為授課老師,教授王中軍素描、色彩等基礎課程。
王中軍早已是收藏老手,也是馬云等商業大咖的藝術收藏啟蒙者。
在當代藝術領域,王中軍堪稱大哥級藏家。不僅如此,他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朋友。馬云說:“第一次去中軍家,被他收藏的畫所吸引。我以前從來不知道油畫有那么貴,更不知道畫里面有那么多的講究。看著中軍銜著大雪茄侃侃而談的樣子,我覺得特別的羨慕,于是像很多朋友們那樣,我被中軍淵博的分析帶進了油畫門檻。”
很多長江商學院的同學、企業家、娛樂界人士像馬云一樣,受王中軍影響或拿起了畫筆或搞起了收藏。柳傳志曾認真地對他說:“咱們這幫哥們兒認識那么久了,我特別希望你能組織一次講座,給我們系統地講一下繪畫。”王中軍興奮于像老柳這樣的大企業家都開始對藝術產生了興趣,隨即為他們舉辦了一次講座,梳理中國近代油畫的百年歷史以及各大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以下是王中軍就此次拍賣所作的回應。
Q:你為何選擇了拍下這件作品?
王中軍:今年10月我去香港看蘇富比的預展,其中印象派專場有莫奈、高更和梵·高的作品,當時我都很有興趣。但我自己平時畫畫上受到梵·高的影響較深,去美術館最愛看的也是梵·高的作品,之前我并沒有把握一定能夠拍得這件作品。這幅畫其實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我與朋友一同購買的,我們都喜愛藝術,當然現在也圓了對于梵·高的一個長久的夢。
Q:從10月第一次看到《雛菊與罌粟花》到現在競拍成功,心理上有變化嗎?
王中軍:沒有,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里,比較謹慎,也沒有怎么和朋友進行交流。之前我也沒有志在必得的心態,只是因為自己非常喜歡這件作品,所以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拍賣當天我只睡了三四個小時,就起來接拍賣電話,當時內心還是非常興奮與緊張的。
Q:你身在香港,通過電話委托競拍,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王中軍:當時通過電話還是可以感受到拍賣現場的買家都很謹慎,可能也是因為我從事收藏也很長時間,我在4000萬美元之前并沒有舉價,一直到最后,代理人告訴我場內還有一個買家,還有一部電話在等待,這時5500萬突然落錘在我手上。雖然最后我拍得了這幅作品,但是我能感受到另一位買家也與我一樣喜愛這幅畫。
Q:這個價格是否超過之前的心理的預期?拍賣之前的最高心理價位是多少?
王中軍:其實這個價格在我的預期之內,如果價格再高一些我也會接受。當然現在的價格是我期望中最適合的價格,所以感到很開心。
Q:這件作品在你個人的收藏歷程中是否具重要的意義?
王中軍: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因為我對于收藏一直比較隨性。早期收藏完全不是投資行為,精神層面的感受對于我來說更重要。與我一同購買梵·高作品的朋友,還有一些同樣喜歡藝術的朋友,平時也會在我家中聚會談論、欣賞藝術品。這次拍得梵·高的作品受到大家關注,其實還是因為本身藝術家和作品的偉大,我相信不論誰拍到這件作品,熱愛藝術與收藏的人都會為他開心。
Q:在之前采訪中知道你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收藏體系,這次收藏梵·高的作品是調整的一部分嗎?
王中軍:我之所以提到調整,因為我覺得個人收藏是會隨著審美變化而變化的。如我早起收藏陳逸飛、羅中立等大師的作品,與我從小受到的繪畫教育有關,唯美的灰調作品在當時被我認為是藝術創作中至高無上的表達方式。后來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興起,我也開始能夠接受和欣賞一些如方力鈞的當代藝術作品,自己的審美也隨著社會環境和審美潮流的變化發生改變。當我之后自己重新開始畫畫,我開始關注印象派,也會趴在一幅作品面前看技法,看筆觸。這些變化都是由于整個大環境發生了改變。
Q:這件作品您會放置在哪里?是否會拿到國內展出?
王中軍:暫時會放在香港吧,不過也會申請拿到國內展出,因為很希望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幅作品。藝術作品確實不是裝在保險柜里面,我的目標也是希望能夠把購得的藝術作品掛在墻上。
總的來說,王中軍的此次拍賣應該是中國藏家首次高調收藏梵高。梵高或許代表了收藏的巔峰,但值得玩味的地方是,當日本藏家高價購買了梵高后,隨之而來的便是整個國家經濟泡沫的破滅。
王中軍此次的拍賣價格是很高的,但20年過去了,梵高的拍賣紀錄,仍然是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以前,由日本藏家創造的——1990年5月15日梵高創作的油畫《加謝醫生的肖像》在美國紐約以825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給日本一位收藏家。這次,中國呢?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