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木魯班鎖
小時候,你都玩些啥?
70后,洋火槍、彈弓槍、滾鐵環、竹節人、拍紙片、翻手繩……
80后,鐵皮發條小青蛙、七巧板、魔方、俄羅斯方塊游戲機、木制鋼琴……
可你知道嗎?現在玩的很多玩具,早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不是象牙、烏木,就是黃花梨做的,件件“高大上”。
近日,廈門觀復博物館推出兩大特色展覽——“童叟益趣——中國古代玩具展”、“瓷之色——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展”。
這50件古代玩具均為館長、著名收藏家馬未都的珍藏,主要有“智趣”和“博弈”兩類。其中,“智趣”類有益于啟蒙開智,促進動手能力,比如七巧板、九連環、孔明鎖、華容道等;“博弈”類則包括中國象棋、雙陸棋、圍棋、麻將、骰子、牌九等。
七巧板古人都用象牙、黃花梨做
80后玩的七巧板,古人也玩。只不過,人家的七巧板不是木頭的,用的是象牙、黃花梨等名貴材質。

象牙七巧板
古人的七巧板怎么玩?“和現在玩法差不多。”觀復博物館負責人介紹,一種玩法是將七塊幾何積木片從盒中倒出,然后再將它們嚴整地拼放回盒中;另一種則是擺出各種圖形。“這屬于益智類玩具,在當時只有權貴官宦人家的小孩才能玩上。”該負責人說,雖然這個玩具現在看有點不起眼,但在古時甚至對80后一代來說,卻樂此不疲地每天重復拼湊它們。
魔方,古人其實也玩過。那時還不叫魔方,叫魯班鎖。魯班鎖有烏木的,也有黃花梨的。展出的這個圓形的魯班鎖,呈繡球形狀,有10余塊,不能直接擰,要靠扭動才能打開。
記者還看到一副清代麻將,每張牌都是竹底象牙面,就連麻將盒也是紅木所制,上書“公余雅敘”。“麻將也用象牙面,也太奢侈了。”對此,館方笑稱,“古人有錢!”
據悉,適逢廈門觀復博物館迎建館10周年,展覽將持續到2015年11月。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