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談到龍泉瓷,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中國近代享譽世界的陶瓷專家、我國田野考古的先驅、龍泉青瓷遺址的發現者—陳萬里。
近代瓷學研究史可劃分為兩個階段,一為文獻考據階段,一為考古調查發掘階段。而在陳萬里看來,任何一種古代瓷器,都需要從文獻、實物以及窯址三方面找到對應的認定關系才行。不同于前人從文獻到文獻的書齋式研究,他是一位充滿熱情的探尋者,由此也成為我國近代第一位走出書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古窯址進行實地考察的學者。

▲ 每次來龍泉,陳萬里都是住在大窯村葉正生家的小閣樓上。
陳萬里對瓷器的研究就是從龍泉開始的,他在1928年5月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民國十七年夏,余以視察舊處屬各縣地方政務南行,其初也,即以龍泉青瓷之見于載籍者,摘錄若干則置之行篋,為便中實地調查時參考。最近舊瓷碎片之成箱裝運外邦者尤多,夫在清初已有‘李唐越器世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看’之嘆,而運會所至,乃有今日之發現。顧出土器物雖豐富,國人茫然視之,竟不以為寶也。因此發憤,愿以視察余暇,從事勘查,勘查之后,試記大概,以喚起國人之注意,自問固谫陋,亦不暇計矣。”
字里行間,情真意切,可知陳萬里對龍泉青瓷的感情不僅僅是興趣,更有著發自肺腑的責任感、使命感。自1928年起,陳萬里在交通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不辭勞苦地“八上龍泉,七下紹興”,才發現了龍泉青瓷和越窯的遺址,成就了中國陶瓷研究史上的一段佳話。

▲ 大窯村葉正生的祖屋(樓上的小閣樓就是陳萬里舊居)和門前的陳萬里亭。
每次來到龍泉,陳萬里都會住在大窯村古瓷收藏家葉正生家的小閣樓上,葉正生也成為他龍泉青瓷研究實地考察的向導。就是在這間小閣樓里,陳萬里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田野考察報告《瓷器與浙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從而奠定了他“中國陶瓷研究之父”的學術地位。如今,這個小閣樓已被當地政府命名為“陳萬里舊居”,舊居門前也興建了陳萬里紀念亭,豎起了陳萬里銅像,來到大窯村尋訪龍泉瓷的人在這里總會生發出太多的幽思與感慨。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