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墨

吳昌碩 高級精系列油煙書畫墨 2008年創作,中國四大名墨
名家創作注重用墨
“唐宋墨絕世,明代墨珍罕。”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傳甚廣的老話。歷來書畫藝術大師對墨錠的要求都很高,如國畫大師黃賓虹對墨更是達到近乎苛刻的地步。據了解,因民國時期墨質不佳,黃賓虹不得不請其父親開制墨坊制墨。而國畫大師李可染也曾苦于佳墨難得,而用自己的作品與人交換清早中期的殘墨來使用。
墨是書寫和繪畫的重要材料,其品質不僅影響書法、繪畫的藝術表現力,而且影響藝術品的保存和傳播。
歷代文人多有藏墨之好,宋代蘇軾和明代畫家董其昌都愛收藏墨錠。古代藏墨鑒賞之風,至嘉靖、萬歷時期更盛,并開始出現成組、成套的叢墨。

清乾隆 御制“詠墨詩”墨

御制御園圖 集錦墨 胡開文清代墨模制墨
古墨行情加溫
喜愛古墨的人應該知道,古墨的收藏頗為不易。一是墨為書畫消耗品,極易損壞;二是保存難、存世量小。寒來暑往、冷熱交替、霉潮侵襲對墨品都有直接致命的影響。因古墨難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難見到,明墨傳世的也已鳳毛麟角,價格驚人。收藏者多以清墨為貴,清代墨以徽墨最為著名,安徽產墨中心是徽州、歙縣、休寧與婺源等縣,現存的墨錠多以徽墨為主。而且,清代制墨名家輩出,其中精品也絕不下于明墨,且傳世較多。
因近兩年文房類藏品受熱捧,也帶動了古墨錠行情加溫。如2016西泠秋拍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及古墨專場,總成交額987.97萬元 成交率85.03% 其中明·張元忭銘、松坪老人藏隨形端硯成交價71.30萬;2015年6月上海泓盛“周信芳舊藏專題拍賣”中,周信芳遺留的一組古墨28錠估價5000-8000元,最終以3.91萬元成交。當然,如果只是純粹追求投資收益,這些年古墨的回報率肯定不如瓷器、玉器、書畫,但古墨收藏有文房氣,且使用老墨的書畫家越來越多,他們懂古墨,知道什么是好墨色,對墨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古墨行情一直上揚。

清·莪池銘長方平板端硯
【近年部分墨品拍賣成交紀錄】
2016西泠秋拍 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及古墨專場 總成交額987.97萬元 成交率85.03% 其中,
明·張元忭銘、松坪老人藏隨形端硯 RMB:71.30萬
清·宋犖、朱彝尊、馮敏昌、戴熙等銘九曜臨池端硯 RMB:43.70萬
清·莪池銘長方平板端硯 RMB:12.65萬
周信芳遺留的一組古墨28錠 RMB39,100 上海泓盛2015年
清道光墨錠 RMB 230,000 北京容海2012年
竹林七賢明古墨 RMB 161,000 安華白云2012年
清人物故事圖套墨(二套) RMB 47,040 寧波富邦2012年
清胡開文款彩色套墨 RMB 74,750 西泠拍賣2012年
清御墨大行使楚圖孔子鳴琴古墨 RMB 33,600 安華白云 2011年
清晚期古墨(兩盒) RMB 17,250 西泠拍賣2011年
清嘉慶御園圖御制套墨 RMB 1,344,000 中鼎國際2010年

收藏古墨正逢其時
盡管近年來,古墨在國內外拍賣會異軍突起,表現不凡。但當今古墨的真正價值被嚴重低估,或者說,現在收藏古墨正逢其時。藝術品市場上絕大部分收藏品都被炒作過了,比如書畫、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均價位驚人。而“文房四寶”價值一直處于上升趨勢,關注收藏古墨將有大有錢途。
古墨收藏可以重點關注文人墨,即文人自己定制的墨,上面刻有齋號、姓名等。一些在文化藝術史上有地位的文人,如劉墉、紀曉嵐、趙之謙、袁枚、曾國藩、梁啟超、康有為、于右任等,這些人物的自制墨收藏價值極高。藏家可以收藏成套的墨錠,也可以專門收集某個制墨名家的作品,這樣集中收藏,既便于辨偽,又利于提高收藏檔次。一般來說,套墨是四方、八方或十六方一套。一套古墨的價值遠高于單個墨錠的價格總和。此外,套墨原有的外包裝盒在收藏時要一并保留。外包裝盒上面會有一些繪畫或者題識,不僅美觀,而且還是可供研究的重要信息資料。
業內人士表示,普通收藏者也可選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墨,但收藏對象必須是名家上品。由于近20年來用墨量驟減,絕大多數墨廠的產量劇降,因此上佳的新墨存世量愈來愈少。收藏者不妨將這類新墨作為中線投資,相信它有廣闊的升值潛力。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