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藏家劉益謙以2.8124億港元拍下明成化年間的雞缸杯,同是明代瓷器,而這件僅次于雞缸杯的藏品得主又是誰呢?

2017年蘇富比春拍古董部分于4月5日上午開拍,開場便是本季最重要的拍品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據在拍賣現場的相關人士介紹,該件作品以6500萬港元起拍,迅速就突破了1億港元,隨后的竟爭在兩個電話委托之間,加價幅度為500萬港元,從1.5億港元到1.8億、、、2億,最終以2.02億港元落槌!以2.29億港元成交(含傭金)。目前,此碗到底是何人所購尚未知,不過其后上海龍美術館創辦人劉益謙透露,“經委托買賣雙方同意,剛剛落槌的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將參加龍美術館4月28日舉辦的永宣大展”。從語境來看,慣于在拍場一擲億金的劉益謙顯然并未購得此碗。

蘇富比官網對該件拍品介紹頗有詩意:“窯大盌,陶冶之巔,妙作十瓣花式,猶若荷葉半綻未放,捧于掌間,剛中帶柔,撫之如脂,愛不釋手。外壁起伏延綿,神繪游魚四尾,兩兩相對,嬉泳水藻池蓮之間,寄清白廉潔之德。白瓷為紙,青料作墨,妙筆揮毫,線條清勁流暢,栩栩如生,疏密得當,濃淡相宜、、、宣德重器,傳世孤品,獨一無二,殊為珍稀”。

宣德壹朝,瓷器名品佳作不勝枚舉,為何這件大碗能問鼎“陶瓷神品”?
“蘇富比本季重中之重者則非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莫屬,其精罕藝絕,傳世僅見。這件拍品在日本為人所慕,先后于1963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及1966年在京都國立博物館公開展出,著錄甚豐。然而,這是此品第一次釋出于市,我相信它有機會以逾1.5億港元的價格拍出”。
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仇國仕在接受采訪中指出,一年前他在日本第一次見到這件藏品。當時他在貨主的茶室,當他慢慢打開盒子的時候,激動得心臟都快要停止了。他從沒有過如此機會當面見證這樣一件來自宣德年前的珍貴藏品。他和他的同事當即取消了那周所有的約會,只為確保他們離開日本前能夠萬無一失拿到這個碗,但是他們依然等了整整一年才得到最終授權處理這件藏品的機會。它是如此珍貴艷麗,品相完美,尺寸較大,且流傳有序,它幾乎具備了一切偉大杰作所具有的特質。拍賣成交價一向難以預計,但他相信這件館藏級重器有機會以逾1.5億港元的價格拍出。



碗心及外壁以荷花、蓮蓬、水草,游魚在水草中游弋,神態活潑,優雅自然。此件此藍釉作水,別有新意。雖未刻劃水紋,但飄動的水草反映了水的波動,特別是荷花、荷葉的細節描繪,悅目清心。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宣德藍釉白花魚藻紋,器型除碗外,也見于盤。
事件鏈接:2016年有拍出類似的宣德瓷器

明宣德青花云龍紋大罐
“宣德年制” 四字楷書橫款,高48.5厘米,估價6000萬至8000萬港元,成交價1.4億港元。
2016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三十周年志慶拍賣:世紀珍藏”中,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龍紋大罐以2200萬港元起拍,1.4億港元落槌。
此罐源自一個法國私人家族。該家族的一位成員于20世紀初在中國買下此罐,此后就在其家族中代代流傳至今。現任藏家是一位瑞士籍女士,大罐間是其外祖母M.Legrand女士(1883-1978)的藏品。M.Legrand女士來自巴黎北部,在巴黎度過了大半生,1926年時繼承了此罐,后傳于其子(現任藏家舅父),而這件大罐曾被記錄于一張1981年的清單之中。1997年現任藏家的舅父過世后,由她繼承了此罐,并將其置于宅邸穿堂作擺放杖之用,因而曾配有一層金屬內里作保護。
此罐唇口、直頸、鼓腹、淺圈足,器內外施釉,圈足及底無釉,通體繪青花紋飾,口沿外側繪云朵紋,肩部繪四獸面紋,中間書“宣德年制”楷書橫款,腹部畫一條五爪回龍游戲于云朵間,龍作回首狀,睜眉瞠目,炬眼烔烔,張牙舞爪,剛勁有力,脛部繪一圈蓮瓣紋,青花發色濃艷青翠,濃處有鐵繡斑痕。
明代時期,青花瓷發展有一個新的飛躍。明代永樂、宣德之后,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繪技術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應歸功于白瓷質量的提高。明代釉上彩常見的顏色有紅、黃、綠、藍、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例如成化斗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種多且能據畫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雞冠的紅色幾乎與真雞冠一致,葡萄紫色則幾乎是紫葡萄的再現,如舉世聞名的成化斗彩雞缸杯等。明代彩瓷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貴,每件都是傳世精品,問鼎陶瓷神品,當之無愧!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