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富比拍賣行拍品介紹
據BBC中文網報道,筆記共9頁有8處鉛筆筆記和1處紅筆筆跡,其中有6處是毛澤東親筆寫下,剩下為蘆荻記錄的注釋。

手稿其中一頁照片
毛澤東寫了唐代詩人杜甫《登高》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以及李白、白居易等其他詩人的詩句。評論人士指出,這份筆記與毛澤東其他詩詞筆跡不同,看起來寫得十分吃力,這可能與他重病有關。
在蘇富比拍賣行的介紹中稱,毛澤東從小時起對中國古典文學就有濃厚的興趣。1917年就開始寫詩。他一生對文學的熱愛是永恒的。在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不減的同時毛澤東并未有所偏廢,對現代文學也沒有放松。在手稿其中一頁紙上毛澤東寫到“我們需要促進現代文學的發展…”。

蘇富比拍賣行拍品介紹
在1975年寫下這些筆記的時候,毛澤東已經臥病在床。1974年毛澤東被診斷出患有“老年性白內障”,他的視力下降,閱讀能力也降低,說話難度也越來越大。很大程度上毛澤東依賴于機要秘書張玉鳳給他閱讀文件,并且向其他人解釋他的話。然而張玉鳳并不具有古典文學方面的知識。毛澤東發現自己與傳統文化斷絕了聯系,所以需求一位能與毛澤東交流古典文學作品的人。并且毛澤東還請求北京大學寄給他一份中國文學教授名單。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專門教授古典文學的蘆荻1975年被聘為毛澤東的陪讀講師。1975年5月26日,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毛澤東十分高興,并親切地問她:“你大概喜歡秋天吧?”又問:“你為什么叫蘆荻?會背劉禹錫寫的《西塞山懷古》這首詩嗎?”蘆荻隨口背出了這首詩。毛澤東也很快地背出了這首詩: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蘆荻(1931-2015)
蘆荻和毛澤東的這次談話持續了六個多小時,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4點。也就是在這次談話之后,蘆荻搬到了中南海的一間宿舍里住下;而每當毛澤東想要聽古文、講古文的時候,蘆荻便騎著自行車在10分鐘之內即刻趕到。
因為毛澤東說話已經非常吃力,蘆荻理解毛澤東的話語非常困難。之后她要求毛澤東把自己的想法寫成筆記,以便于交流。蘆荻也做了自己的談話筆記,這些獨特的手稿是這段時間的成果。
這段交流顯然給蘆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蘆荻一直希望能夠將毛澤東對文學的見解整理出來,出幾本專門著作,連出版社都聯系好了。但最終直到蘆荻老人去世,都沒能成功。現在留下來的手稿為了解毛澤東的文學思想提供了很多的有價值的見解。毛澤東分析了白居易對唐代社會的描述。稱贊了詩圣杜甫對普通民眾生活困難的關注。
這是近年來第三次在世界拍賣市場上拍出的有毛澤東筆跡的文件。前兩次拍賣的文件由毛澤東簽名,分別售出了90萬美元和42萬美元,而此次拍賣的文件則大部分由毛澤東書寫。據悉此次的買主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收藏家。
最早的出現有毛澤東簽名的拍賣文件是2013年,邦瀚斯(bonhams)拍賣行拍賣一批關于西安事變的文件中出現了兩份有毛澤東簽名的拍品。

2013年拍賣時的2號拍品
2號拍品為有毛澤東和彭德懷簽名蓋印的三頁書信,收信人為張學良,信中“贊揚了張學良對抗日救國的始終不懈,繼而提議雙方合作,執干戈以衛社稷,組建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據研究,這封信可能是雙方首次互通往來的文件。經專門的學者認為,這一份文件上的毛澤東簽名可能為秘書代簽。毛澤東和彭德懷的簽字都不是親筆。

5號拍品,由紅軍方面提出的與東北軍簽訂抗日救國協定
5號拍品經鑒定認為是毛澤東親筆簽名。

其中一份拍品寫有當時中共中央與東北軍方面聯系的規定化名,中共中央的化名都姓趙。這一份文件中還有大批當時的珍貴文件。文件所有者海嵐·里昂是一名美國人,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張學良的私人專機駕駛員。在張學良被監禁之后受趙一荻托付四處為營救張學良奔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里昂也就此離開了中國。他帶著裝載個人文件與相片的六大行李箱以及受張家所托儲存私密物件的保險柜回到了洛杉磯,將這些關于西安事變的寶貴文件保存了下來。
第二份有毛澤東簽名的國際拍賣品出現在2015年,是1937年11月1日毛澤東寫給英國共黨黨魁艾德禮的英文信件。毛澤東希望中英人民團結友好,呼吁英國盡快采取實際行動援助中國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

“以中國共產黨之名,代表正在以生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全中國人民。我們對英國人民以及由您領導的英國工黨致以誠摯的問候”

艾德禮1935-1955年20年擔任工黨黨魁,二戰后出任英國首相

在艾德禮就任英國首相期間,英國向蘇聯出售了“尼恩”發動機,促生了一代名機米格15戰斗機的誕生和“米格走廊”的赫赫威名。斯大林都不敢相信,“白癡才愿意向我們出賣自己的秘密”

信件于2015年12月由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在倫敦拍賣,帶有毛澤東和朱德的簽名
這封信件被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已知的中共領袖同西方政界人士最早的交流。當時的延安既不閉塞也不保守,在指揮抗戰的同時還關注著國際局勢。中國八年的抗戰歷程中浴血奮戰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民,還包含有各國的志愿者。支援中國抗戰的國際援華醫療團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英聯邦各國。這封信也在歷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艾德禮就任英國首相后,1950年1月6日英國成為首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

朝鮮戰爭中艾德禮的斡旋

1954年艾德禮訪問
艾德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位與毛澤東會面的西方最高級別政界人物。兩人于1954年8月24日品茶傾談共三個小時,想必他們當時可能提起這封十七年前從延安寄出的重要信件。
這封歷史信件2015年在拍賣行估價時,估算價值為12-18萬美元,最終成交價為90萬美元。與7月11日拍賣的毛澤東手稿在同一價位。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