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老藏家”終于轉正了!
結束企業對于一個中國企業家來說,都不可能是一兩個原因可以簡單使然的,但十多年的藝術品收藏,讓本就更愿意享受生活的馬德光明白,自己只不過是放下一份重的事業,而選擇了一份相對輕松但同樣需要膽識的事業。
2008馬德光在山西開始著手處理自己的企業。山西首屈一指的駕校、道路設施標牌廠、煤炭業等,幾個企業以及差不多兩千多位員工的安置,讓這項收尾工作持續到2011年底才完全結束。2013年,在蘇富比扎根亞洲四十年秋拍的北京預展現場,馬德光笑言自己這位十多年的“業余老藏家”終于轉正了。

企業家到收藏家的“蛻變”
他的收藏涉獵多個領域,書畫、瓷器、雜項皆有囊括。
馬德光說自己是軍人出身,當兵的時候就在部隊的生產辦,也就是軍礦。退伍后回到地方沒有選擇上班,而是選擇了做生意、做企業,包括煤礦、駕校等。
從2000年開始對收藏就有所涉獵,比如石頭、郵票,甚至電話磁卡等,都是亂買。第一次參加拍賣,是2001年,被朋友帶去參加嘉德的拍賣會。
“當時我買了兩張齊白石,一張董壽平,還有一張祁寯藻的書法。祁寯藻是山西壽陽人,當過嘉慶的老師,應該是三朝帝師,那是一幅很大的對聯,當時花了44000元,現在都過百萬了。”

“雖然企業干了十幾年,但什么事情都要耗費精力,很累。忙碌的生活與我的個性也很不搭調,我喜歡輕松,錢財看得也比較淡泊。
入行收藏之后,我漸漸發現了這個行業的樂趣,是研究文化的樂趣。正是因為如此,我從2010年開始處理企業,直到2011年底才徹底處理完,從2012年春拍開始,才算真正輕松上陣收藏行業。”
收藏的樂趣在于“學習”和“研究”
馬德光認為在收藏上,最大的樂趣是學習和研究。2010年嘉德秋拍,他買到了一張康熙的書法《克昌厥后》四個大字,12平尺。買的時候只考慮到這是真跡,并沒有考慮這些文化背景,買完之后的一個星期,上海的收藏家顏明告訴他,說給這個書法找到了重要的史料記載,這四個字是有碑文的,碑立在內蒙古赤峰市錦山鎮石家子,這是康熙為他的五女和碩瑞靜公主所提,四字的寓意為世世代代永無災疫,世世代代繁榮昌盛。

馬德光表示收藏這十幾年,感受最深的是2012年的秋拍。從2009年到2012年三年多的時間里收藏了一部分元明清的漆器。
漆器的工藝造價是很昂貴的,特別是宮廷的漆器。那年佳士得秋拍上的李氏收藏漆器專場中出現了一件宋代五彩云龍的漆盤,經過資料查證后,了解到這件東西非常好。
“當時我想這件東西怎么也得1500—2000萬,但是2012年秋拍器物市場有點不太好,這件漆盤只花了600多萬人民幣。”

“我認為這件東西在我的藏品里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包括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都沒有宋代的宮廷漆器,更別說這種帶龍的漆器了。關于這件漆盤,還有件很有趣的小事情。在拍場上有一個美國的大藏家與我同時爭奪,我入手后他還一直不死心。他找了很多人,包括翟建民先生、翟太太及佳士得的人。他愿意再加500萬港幣,只希望我把這個盤子轉手給他。其實那一年的資金周轉并不輕松,但這是國寶,是百年不遇的難得寶物,我認為自己有義務把它帶回中國,最后咬著牙堅持沒轉手。”
有目的性的收藏需要做哪些準備?
馬德光說對于收藏,帶入門的人很關鍵。另外,收藏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情,就像古話講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準備工作做得越細致越好。
比如要參加一場拍賣會,在拿到拍賣公司的拍賣圖錄后,先對自己感興趣的拍品做一個簡單的網絡搜索,進而親自到拍賣公司去看。
如果確定了想要的東西,需要再次查找研究資料,包括網絡中的資料及圖書館的文獻資料等。在開拍前還會跟一些行家通下電話,再決定是否可入手。
給藏友的幾點建議
馬德光:我認為買藝術品這幾點最重要:第一買真,第二買精,第三買新,真精新才是正確的。
入手收藏還要記住兩點。第一是選擇拍賣公司。要買到好的東西,我建議到正規的拍賣公司,到大型的、有信譽的拍賣公司,千萬別在底下大手筆買賣。在沒真正入行之前,我也買過不少假東西。第二是定位自己的收藏,最好是有系列、有門類地去收藏。比如買書畫,是買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還是吳昌碩?對于器物而言,是收永宣的,還是清三代(康雍乾)?把定位找準了,收藏起來才更有系統性,更專業。
資金量小可以選擇王雪濤、李苦禪、啟功等。收藏不一定是非得有多少錢才行,收藏是要花小錢辦大事。我花600多萬買一件宋代國寶級珠寶,對有大錢的人來說這錢很少,但也能買到國寶。我花20多萬買到一對宋代黃玉玉鐲,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東西,所以說收藏跟錢多少關系還是不大,收藏最重要的是喜歡。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