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200萬“牧馬圖”亮相

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四大天王”
“原來這就是‘牧馬圖’!”第一批來到紀念展的市民圍著一張暗紅色的鈔票來回看,鈔票上印著一群駱駝,面值“壹萬圓”,與現在使用的紙幣很不一樣。而這張小小的鈔票到底有何魅力?
第一套人民幣是發行時間最短的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到1955年。發行的62個品種中有12枚被譽為“十二珍品”,這其中,壹萬圓“牧馬圖”、伍仟圓“蒙古包”、伍佰圓“瞻德城”和壹萬圓“駱駝隊”被稱為“四大天王”。
這“四大天王”由于發行于新疆、內蒙古等不同省份,那時候老百姓為了吃飯,也不會想到要收藏鈔票,所以存世量極少。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永銀文化的陳永先生也來到現場,他表示,目前“牧馬圖”算的上紙幣中最貴的一種,價值在160萬-200萬之間,最便宜的也要50萬元左右。
石頭縫里藏玄機

第五套人民幣中10元紙幣背后藏著“ZQM”的字樣
眾多紙幣中,最熟悉的莫過于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長江三峽”圖案的雕刻師趙啟明先生,為大家揭秘了一個關于人民幣“背后”的秘密。其實在10元紙幣背面有著一個“ZQM”的標識,就隱藏在瞿塘峽右側山崖石頭縫中,即鈔票年號 “1999年”和“2005年”上方約8毫米處,而這個暗記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這就是名字“趙啟明”的拼音縮寫。這也是人民幣發行史上唯一可有雕刻師名字的錢幣,之所以加這樣的暗記,其實是為了防偽。
據悉,類似的暗記此前也公開過一些,如第五套人民幣1元紙幣上,三潭印月上的“工”字,50元紙幣中唐僧師徒4人中的臉譜等。這些暗記得目的都是防偽。為了杜絕造假,一張紙幣上往往有著十幾種不同的防偽標識,每一個色塊、紙張、線條都可能是一句“暗語”,大眾是不會知道的。
這些暗記都是怎么雕刻出來的?
現在用到的雕刻方式之一“凹版雕刻”,首先在鋼板上雕刻圖案,這些鋼板就成了印刷紙幣的母版,再將母版進行復刻,最后大規模印制。但雕刻的過程往往是枯燥的,在這些暗記得背后,其實也滿藏著工匠精神。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