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萬達收藏帝國里的中外藏品
據媒體相關報道得知,1970年還在部隊時,王健林就對字畫著迷,業余時間研究起來;1980年代開始玩起了收藏,漸漸開始接觸了近現代作品。
1992年傅抱石家人曾找到王健林,想以800萬的價格出售傅先生的代表作《龍蟠虎踞》,當時的800萬對于王健林來說還是一項非常大的支出,但他收藏經里的膽識和魄力,還是支撐他分四期付款買下傅抱石《龍蟠虎踞》

1990年代后期,王健林花了550萬,從日本的一個博物館買回了李可染最得意的代表作。1972年中日關系正常化,這幅畫是作為禮品贈送給了日 本訪問團。當時是周總理親自交代,讓李可染創作了這幅畫。

李可染《漓江勝境圖》
1993年,王健林以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李苦禪的《五只鷹》。這幅畫曾是榮寶齋的中堂畫,在榮寶齋掛了幾十年。

李苦禪《五只鷹》
王先生的藝術品收藏當然也不局限于中國古字畫和近代書畫,西方名作也拿下不少。2013年11月,佳士得紐約拍賣夜場,王健林1.72億人民幣拿下畢加索名畫《兩個小孩》。

王健林尤其喜愛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還有這幅《戴帽女人》同樣也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

2021年11月28日,由中國嘉德首次推出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夜場”,莫奈《睡蓮池與玫瑰》以1.541億元成交,而這幅作品在2015年5月,紐約蘇富比拍賣會,大連萬達集團曾以204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億)購得。

此外王健林本人收藏偏愛具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最鐘情的就屬吳冠中的畫作(中國畫創新方面頗有爭議)但大多流向國外于是他費盡千辛萬苦幾乎買下了國外所有的吳冠中作品。

除了吳冠中,石齊也是王健林頗為欣賞的畫家他曾說:“石齊先生用真情作畫彩墨世界厚實大氣、淋漓痛快,風格不斷創新。

二、為何企業家都喜歡搞收藏?
近些年來,在諸如嘉德、保利、匡時等國際一線拍賣公司拍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群出口闊綽、豪擲千金的“老板們”,他們將很多老百姓都看不懂的書法字畫以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拍下,同時伴隨著場下一陣陣驚嘆。

1、附庸風雅:早在封建社會,收藏一般是士大夫階層附庸風雅的交際用品,如今商界、文化界的名人也會將收藏品陳列在豪宅里,當作宴請聚會的談資。畢竟沒有藝術品的豪宅,不過是一堆建筑材料。
2、牟取暴利:所謂“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隨著近些年來近現代藝術作品的水漲船高,很多囤積近現代作家畫作的企業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王健林就曾對媒體說:“我的收藏品的增值,早已超過了1000倍。”

3、文化輸出:與許多“媚俗”的收藏家不同,王健林搞收藏,只買不賣。曾有記者問過王健林“買這么多藏品的目的是什么?”王健林輕描淡寫地說:“建博物館,搞文化輸出。
”

根據歷史規律,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強盛,必然帶來文化的認同。而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力的增強,近現代藝術家的很多作品也已升值幾千、甚至上萬倍。
王健林曾感嘆:“很多國寶畫家的畫,今天2個億賣出去了,明天2個億就買不回來了。”因此,我們相信隨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繼續騰飛,中國藝術品價值的巔峰還遠未達到。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同系列公眾號—珍稀奇文化:zhenxiqi100
(企業家身邊的收藏顧問,藝術品收藏新標準)
珍稀奇收藏藝術研究院
(全國第一家收藏藝術研究院)
珍稀奇文博館
(專業的線下觀摩、鑒賞、學習、交流平臺)
企業家收藏俱樂部
深圳站:shoucangclub 歡迎加入我們!
旨在打造最高端的收藏圈子與價值分享平臺!
中華企業家收藏協會
深圳站:qyjshoucang 歡迎加入我們!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