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審美追根溯源 保養(yǎng)辨?zhèn)我驎r應物
在對中國古典家具拍賣的市場呈現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此類市場多以花梨、紫檀為首的硬木家具,且多以明清兩朝為主。雖然這對于業(yè)內人士不足為奇,但對于新入門者來說還是頗有疑問。談及中國古典家具,唐代是從席地到垂足的過渡階段,唐代后期隨著人們起居與坐臥方式的變化,家具開始為之一變,但其用料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均為軟木。但自明代隆慶開關之后,源自東南亞的硬木便逐漸流行于國內,成了中國古代高檔家具的另一大門類。從硬木的名字中不難發(fā)現,這些被“詩意化”的“冠名”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樹種,而這些深具文化意義的名字也絕非一般民眾能想得出,這就說明了這些硬木在中國的最初使用者是上層文人。而這些硬木在中國古代富貴人士中的流行無怪乎其“重”與“純”的特性。談及重是相對軟木而言,即指硬木入水擊沉,在財富觀上猶如當時的黃金與白銀的差別。談及純是國人的價值觀使然,凡事不管有沒有必要都要追求純粹,硬木也正符合了國人對“純”的要求。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明代隆慶開關,使得花梨木家具先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階層,也使得明代的硬木家具多以花梨為主,且體現了“重結構、重細節(jié)”素雅質樸的明代文人設計審美風格,而家具中的“牙子”、“榫”與“攢邊”等技法,不僅加固了硬木家具的結構并告別了只依靠釘、膠固定家具的傳統(tǒng)技法,更使得家具的純粹性登峰造極,標志著中國家具工藝的新高度。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在當今的硬木家具拍賣市場紫檀家具的價位更是首屈一指。然而紫檀家具的名貴古已有之,從其名稱我們就能略知一二。“紫”在中國歷來被認為祥瑞的象征,比如常說的“紫氣東來”,原指老子出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預示著將有圣人駕臨,便恭請老子寫了千古名篇《道德經》。故宮原名紫禁城,就是緣于紫微星垣,由此可見紫色在中國古人觀念中的地位。盛行于晚明的紫檀家具,源于文人對其沉穆雍容之美的推崇,這種美是其應力小、硬度高的物理特性使然。再加上其纖維小、料稀缺,使之很快受到了清朝皇室的喜愛,被定為御用之物,也因此形成了清代紫檀“重裝飾、種效果”的雍容繁瑣的清代宮廷審美風格。紫檀的御用與花梨的短缺,使得清代中晚期紅木登上硬木家具舞臺,相對的原料豐富和物美價廉的特征,使其剛剛登臺就大行其道,以至于當今的硬木標準就以紅木命名,而昔日的紅木被冠以酸枝木的名下。此外,雞翅木、烏木、鐵力木等硬木制品也是隨著花梨、紫檀的稀缺而被更多人熟知,但因其原料稀少,性能所限只能被少數人士所喜愛,與紅木的普及性相去甚遠。
談及硬木家具的收藏,著實需要持久的毅力和因時因地的不同。多生長于熱帶與亞熱帶的硬木樹種,并不習慣于溫帶的氣候,特別是我國南方梅雨季節(jié)的潮濕與北方秋冬季過度的干燥與夏季強烈的陽光,因此收藏硬木家具首先要注重季節(jié)上的保養(yǎng),防止其因陽光直射或暴曬引起的龜裂,以及過度干燥或潮濕引起的變形甚至腐爛。然后要防止因水、火、蟲蛀、鼠咬等物理性的傷害,更要避免堆壓重物、化學品擦拭、生拉硬拽等人為性的傷害,平日里要堅持維護打理,只有通過細心的保養(yǎng),才能使得硬木家具制品更加經久耐用,更加具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至于硬木家具的辨?zhèn)胃且婚T需長期深入研究的學問,首先從外觀、顏色、光澤、紋理等直觀表現開始,其次是依賴質感、重量、硬度等感官的判斷,然后是應力、纖維等物理特性和榫卯、雕花、攢、打磨、燙蠟等技法的熟知,最后是其背后所反應的審美趣味與文化價值研究。雖然當今的造假技術比比皆是,但只要相關人士對上述的各步驟深入研究,定能從細節(jié)中辨識真?zhèn)危l(fā)現造假的痕跡。
近年來,隨著明清硬木家具價格的飆升,中國古典家具市場可謂遍地開花。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即早在半個世紀前明清硬木家具的多數珍品已陳列在歐美日等國家的博物館中,這就使得流入國內市場的精品少之又少,再加上近幾年市場的迅猛發(fā)展,除了只為單純投資的部分拍品得以快速流轉外,很多藏家都不會輕易對其割舍,這就使得在國內流轉的明清硬木家具精品更是鳳毛麟角。百余家拍賣企業(yè)趨之若鶩的加入,更為此類市場添加了諸多懸念。但縱觀這幾年國內古典家具拍賣市場的數位重要企業(yè),想必不難發(fā)現市場中的奧秘。近年來中國古典家具市場的火熱,離不開這數家企業(yè)對明清家具海外回流的貢獻,這些源自海外知名藏家的精品更是師出有名。但這兩年幾家拍賣企業(yè)面對明清硬木家具貨源的極度短缺,中國嘉德率先開拓當代硬木家具與軟木家具市場,北京翰海更是推出藏式家具專場,而北京保利則在文房、庭院陳設等板塊涉及的硬木制件下足功夫。面對內地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嘉德更是避其鋒芒,將明清硬木家具推入剛開拓的香港市場。這數家拍賣企業(yè)秉承創(chuàng)新與精益求精的理念,共同開拓中國古典家具拍賣市場。相信中國的明清硬木家具隨著精品的日益稀缺會再次出現高價迭起的局面,進一步拉升此類家具的價格空間,從而帶動其它門類明清硬木制品的價格。而當代名家硬木家具與名貴軟木家具精品的跟進,不僅填充了明清硬木家具稀缺所帶來的市場空白,更為中國古典家具市場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期待在明清硬木家具海外回流的熱潮中,在現當代名家軟、硬家具市場的崛起中,有越來越多有能力、有遠見的收藏家、企業(yè)家,加入到中國古典家具收藏投資的隊伍中,留住中國古典家具的珍萃和人文精華。
珍稀奇打造企業(yè)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yè)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