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浙江慶元破了一起盜墓大案,關鍵詞是:“那只陪葬的梅瓶黑市價就要三千萬”
事情是這樣的,3月份時,一位南宋高官的墓被盜空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當地警方追繳回各類文物五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兩套,大部分都是珍貴的龍泉窯,其中就有一只龍泉窯粉青釉梅瓶,用來喝酒的。可憐的墓主人胡紘(hóng),略被冷落了,除了慶元人比較興奮——當年,就是他給宋寧宗趙擴上了一道奏折,說鄉親們去一趟龍泉縣城幾百里,太不方便,于是皇帝新劃了一塊地設縣,取名“慶元”。
其實,這位慶元歷史上官階最高的官員——侍郎,說頭不止這一點。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和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恩恩怨怨,或者說,朱子的死,跟胡紘大有關系。
第一回合
朱熹丟給他一碗飯
胡紘的官職,相當于現在的副部級,關于他受寵的傳說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皇上愛他愛到死后賜給他18座墳。
“這只是民間傳說,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這樣的事,皇帝自己的墳都只有一個,哪里有送墳的,再說胡紘最后政治上已經不行了,更不會送東西。”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禮否定了這種說法。
不過,皇帝愛他是事實,所以,他討厭的人,皇帝自然也看其不悅,更何況,胡大人“上面有人”。
說起來,宋寧宗當上皇帝,全靠兩個人,一個是趙汝愚,一個是韓侂(tuō)胄(zhòu)。
趙大人是理學家,跟朱熹是最鐵的小伙伴,就是他介紹朱熹當了皇帝的老師。可是呢,朱熹喜歡說教的毛病,見了皇帝也不改。本來皇帝只要逢單日早晚聽課,雙日便可休息,朱老師偏規定他每天早晚都要接受“洗腦”。如果你是主子,老師整天在你面前說“人學天理”,還讓你“滅人欲”,你會受得了?再加上宋寧宗本來就不好學,腦子還不好使,肯定“搪不牢”。
另一位韓侂胄,就是胡紘“上面的人”。他是反理學的,而且官銜很高:平章軍國事,比宰相還高,這么大官位在宋代以后不常有,再加上,他還是太皇太后的侄兒,政權自然拽得牢牢的。所以,他先是把趙汝愚干掉了,再對付朱熹,這事,得借屬下胡紘的手。
胡紘本來就不太喜歡朱熹。《宋史·胡紘傳》里寫了一件事。胡紘還沒有發達時,跑到福建去拜謁朱熹。朱老師很節儉,平時給學生講課,就給他們吃點粗米飯,沒想到同事來了,他照樣扔出一碗米飯。胡紘不爽了:這個人真不近人情。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