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七千年的玉石文化,而翡翠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充溢了中國整個的歷史時期。翡翠的綠色,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平、奮發、自強不息的精神。翡翠的綠色調又是大自然的主色調,代表著年青、旺盛及向上,象征著生命。很好的凸顯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勇往直前的精神。再者翡翠的綠是那樣神秘深邃,高深莫測,含蓄莊重,純潔柔和,給人們一種欣欣向榮、和平寧靜之感。它代表著一種向往,一種寄托,一種滿足,一種自然之力而不可戰勝,很像我們民族的發展史。故自翡翠傳入我國后與民族精神一拍即合,在繼承傳統白玉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更為完美的翡翠文化。使翡翠文化藝術在世界上發出最為燦爛的光輝。 

翡翠之于中國而在云南,云南有近千年來的翡翠文化傳承,造就“玉出云南”的公認美譽。然而明明產玉石的地方是緬甸,為何要講玉出云南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一段關于“玉出云南”的歷史。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珠寶級翡翠僅產于緬甸一個國家,其他如俄羅斯、日本等地雖也有硬玉巖(翡翠)產出,但都遠遠不夠珠寶級。云南雖然毗鄰緬甸但卻未發現有翡翠礦床。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翡翠與云南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滇海虞衡志》中記載:“玉出南金沙江,昔為騰越所屬”,即翡翠的礦產地緬甸霧露河流域一帶,在明朝萬歷年間曾屬云南永昌府管轄。后來由于緬甸洞吾王朝的興起及英國殖民者的入侵,將勐拱大片的土地劃入緬甸版圖,翡翠遂成為緬甸的國寶。由于翡翠的開發加工運輸、銷售,絕大多數為云南人所為,緬甸翡翠產地又曾長期被我國歷代王朝管轄,造就了云南人對翡翠的開發及走向世界功不可滅,故把翡翠稱云南玉。所以,歷史上有“玉出云南”、“玉出騰越”之說。




事實上,玉出云南里的這個“出”,指的不單單是產地,也不單單指產品,它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翡翠的文化歸屬。從碧雞到黃狗,玉出云南的“玉”(即翡翠)附著了燦爛的歷史文化。也就是說,你擁有一塊云南的翡翠,你就不能僅僅看它的成色、質地或是種水,其實,歷史的變遷,人生的啟示,都在那一碧如泓的深邃里流淌。因為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元素的融入,“玉出云南”雖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變遷,雖在一些人的記憶中被湮沒,然而它永恒地流淌在翡翠文化的血脈中,永遠無法抹去。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