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普通的仿古瓷,生產成本十幾元,經過地攤商販之手賣上數百元,經過古董店商賣上數千元。這不是漫天要價,而是目前陶瓷市場的基本行情。操作好的“局”,仿古瓷會價翻百倍,行內人都說陶瓷收藏“水太深”,實際也是如此,不可估量。多位業內人士從仿古瓷的生產源頭談起,到經過一手批發、二手販賣,再到“做局”高價銷售。通過探尋仿古瓷的“暴富”歷程,試圖揭開陶瓷收藏的神秘面紗。
仿古瓷在制造源頭是正當買賣
“在江西景德鎮,很多仿古瓷的制造作坊,還有仿古瓷聚集的市場。”曾去過景德鎮考察的陶瓷愛好者阿林說,很多被騙巨款的人對仿古瓷深惡痛絕,但在源頭產地,仿古瓷的生產和交易是正當買賣。父親拉坯、兒女描胎雕胎、爺爺燒窯,一家人就是一個小作坊,還有專門進行仿古瓷交易的市場。
很多用詞考究的人不愿將陶瓷劃真假之分,而是稱作歷代陶瓷和現代工藝品。仿古瓷,指的是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種而燒造出來的瓷器,這在歷代都有,比如宋代仿商周的青銅器,清朝仿明朝的宣德爐、執壺等。仿制品并不是一文不值,好的仿制品盡管無法與原作比擬,但價格也有上萬元不等。但將仿制品說成原作“忽悠”人賣高價,自然價值無法對等。像如今在網上賣得風靡,價位在十幾元到幾千元不等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自然無法與2.8億港元的“真身”相比。
景德鎮的仿制品也不是所有都賣高價,據阿林介紹,市場上的仿古瓷根據成本和相似程度的不同,也分為低、中、高三檔。低中檔做工粗劣些,多賣幾十元,而做工精致的高仿品,也只能由為數不多的大家“操刀”。
普仿品成本批發價多在幾十元
景德鎮哪里能買到品相比較好的仿古瓷?不少人會推薦休閑廣場附近的陶瓷大世界,那里是陶瓷商鋪的集中地。你能找到各類仿古瓷,全國各地包括青島的很多陶瓷商販都是在這里拿貨。這里幾十元批發的仿古瓷,到了攤販手中便成了宋代名窯或者明清瓷,低的賣幾百元,高的賣成千上萬。
據知情人透露,商販們在這里批發也得防忽悠,有的陶瓷盒子上寫著某位知名藝術家名號的,或者研究中心的證書,但行內人都心知肚明,所以就得學會厚著臉皮砍價。一般的景德鎮餐具價格在100元以下,工藝類的都是在500元以下,那種大的裝飾性的花瓶都是在600元一對。這樣的價格較五六年前也高了,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增加不少。相關數據顯示,前幾年一噸高嶺土600元 ,現在要8000元,而1噸只能淘出300斤使用。以往在陶瓷攤上100元出頭便能淘個青花瓷盤,現在得七八百元,也不足為怪。
陶瓷愛好者楊先生曾經從事過陶瓷生意,他說:從市場上成批批發的陶瓷,通常是仿古瓷中比較低檔的仿品,批發的人也多是各地市場的攤主商販。幾十元批發的較低劣的仿古瓷,轉手到外地市場陶瓷攤上,通常會翻10倍變成幾百元出手。
成本越高最終售價越高
價翻10倍后成交,這只是仿古瓷利潤里的最低鏈條。“成本價越高的高仿品,利潤空間越大。”島城陶瓷研究者高先生說。達到以假亂真程度的高仿品,制作成本也相當高,需要真正還原古瓷的生產原料和過程。燒制采用柴窯、繪畫風格字體筆法相似,之后還得通過各種手法去賊光、做包漿,甚至靠化學手段讓陶瓷年份檢測躲過科技測試等。
高仿品做好后,還得需要一個完美的故事。祖上流傳、窯址發掘、盜墓所得等,無論運用哪種煽情手法,最終目的是讓買家“信”了,實現仿古瓷的“價值飛躍”。高先生曾經就親身經歷過這樣的故事,一個陶瓷販賣者成功地將一個高仿青花瓷瓶“推銷”掉,成本一萬元左右的高仿瓷,最終賣了一百多萬元,翻了100倍。
業內人士:擺正心態謹慎投資
對于高仿瓷市場如此活躍的現象,陶瓷研究者王先生認為:有需求才有市場,高古瓷仿制如此活躍,可能也是市場發展所致。“如果生產出一種儀器,一測便知道真假,也許就沒有這么多人去愛好了。”他說。陶瓷是稀缺資源,但它不跟石油似的是不可再生資源。陶瓷是隨著時代的推動在不斷挖掘,高古瓷沒了,有明清瓷,明清瓷沒有了有民國時期的瓷器,之后還有解放前后等。只要有不斷地創作,便有不斷地循環更新。
但對于以陶瓷為投資對象的收藏者來說,只能擦亮眼睛,謹慎入手。如今很多高仿瓷,高科技儀器都無法測出真假,傳統的目測鑒定法也沒法保證萬無一失。只能憑借各種經驗和知識,擺正心態,謹慎投資。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