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先生認為自己的這件“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是真品
“南京市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我家也有一個!”日前,家住下關的市民龐先生“曬寶”。龐應啟自稱,他家有大量極其珍貴的不同朝代、不同窯口的瓷器精品,“加起來價值可能超過幾十億!”
“我也有‘蕭何’梅瓶”
用一件紙箱子裝著,龐先生將他收藏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帶給記者看。他告訴記者,這件梅瓶在他家已傳了很多代,是“典型的元青花,地地道道的家傳寶貝!”從表面紋飾上看,這件“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和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幾乎一樣。
據記者了解,目前收藏在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從江寧將軍山明黔寧王沐英墓中出土的,是我國現存元青花中的典型器物,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被一些專家視為“國寶中的國寶”!
南京市博物館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究竟價值多少?
文博工作者不方便進行估價。但2005年的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曾拍出2.3億元人民幣的中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轟動了國際收藏界。
有媒體根據“鬼谷子下山”的拍賣成交價,估計南京市博物館“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至少值十億人民幣。
自稱是“祖上傳下來的”
話匣子一打開,龐先生繼續“曬寶”,他掏出手機,給記者看拍攝的家藏“珍瓷”圖片。
龐先生說,他收藏的元青花有幾十件之多,“我家收藏的瓷器,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能勝過絕大部分博物館!”龐先生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十足。
那么,一個看似普通的南京市民,手中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價值連城”的“珍瓷”呢?
龐先生說,他家住在下關,祖上是做生意的,家底殷實,又酷愛收藏瓷器,“老祖宗傳下來的歷代珍瓷有一千多件。”
看記者表示懷疑,龐先生還拿出了兩份鑒定證書,從證書上看,其出具單位是“中國揚州博古藝術品銷售中心”和“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科學檢驗實驗室”。
證書中并沒有明確說明所鑒定的瓷器是不是“老東西”,其中一份的結論是,所鑒定的“鬼谷子下山青花梅瓶”的“側釉成分與元代數據相符”。
龐先生自信地說,他家還有很多足以改寫中國陶瓷史的“寶貝”,比如“汝窯青花”。在合適的時機,他會考慮拿出來,并可能將家藏瓷器捐給博物館。
專家鑒定為現代仿品
龐先生的這些藏品會不會是真的呢?
記者將圖片發給江蘇省陶瓷學會的專家鑒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說,從照片上看,龐手中所謂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是一件現代工藝品,仿得也不高明,沒有多少市場價值。
而龐先生所謂“擁有幾十件元青花”的說法也遭到質疑,這位專家說,目前學界公認的元青花數量,全世界加起來只有一百多件,且大部分收藏在國外。個人手中有一件元青花的已屬鳳毛麟角。
南京收藏家王世清告訴記者,很多“假古董”往往也有“鑒定證書”。首先,一些開具鑒定證書的機構,往往子虛烏有,是編出來的;其次,一些鑒定證書只鑒定“古董”的成分,并不給出真假的結論。同時,也存在一些機構和專家收錢就開證書的情況。“有鑒定證書,并不能說明問題!”
對于質疑的意見,龐先生并不以為然。他希望,有更權威的機構和專家給他的藏品做一個全面鑒定。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