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紫檀與血檀的區別
日前,中國紅木委發布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11月份數值為83.2,環比下降了2.4個百分點,指數繼續探底。而國家海關木材進口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紅木184.6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91.55%;總金額達24.05億美元,約147.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85%。可是自3月達到峰值后,進口數量和平均單價都呈持續回落態勢。
業內人士分析,這表明紅木市場繼續收縮,行情下行壓力較大。他還提醒,有人用血檀和小果柿等冒充珍貴的紫檀木,收藏者需要特別小心。
行情:量價齊跌 翹尾難現
日前公布的國家海關木材進口數據顯示,2014年1~10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紅木184.60萬立方米(以原木材計,下同),同比增長91.55%。
3月份進口紅木量達到月度進口峰值,達27.46萬立方米。10月份進口紅木11.77萬立方米,較4月份峰值減少了15.69萬立方米,下降133.31%。而就進口平均單價而言,3月份,紅木平均進口單價為1447.63美元/立方米,為紅木進口均價歷史最高值,10月份則下降至1074.89美元/立方米,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廣東、云南、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六個省市是我國紅木進口的主要市場,1~10月份,以上六省市進口紅木178.04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量的96.45%,進口額達22.9億美元,約140.87億元人民幣。
中國紅木委本月中旬也發布了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其中11月份數值為83.2,環比下降了2.4個百分點,指數繼續探底,顯示紅木市場繼續呈現收縮態勢,行業下行壓力較大。
行家謝先生認為,近期金融和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新政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目前看來還不明朗,對紅木市場的影響也有待觀察。由于流通不暢,現在不少紅木家具廠的倉庫都堆滿了家具,年底資金回籠壓力陡增。盡管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與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精品價格有所回升,但在流通市場上,普通紅木的行情價格依舊不振。
“大果紫檀在價格跌破1.7萬/噸之后,市場成交量明顯增多,不過礙于家具廠資金緊張,近期市場出貨放緩,銷量有所下滑。目前廣東市場大果紫檀直徑20~30cm、方材、新料價格報1.5萬~1.6萬元/噸,老料價格報紙1.6萬~1.8萬元/噸。鳥足紫檀(俗稱老撾花梨)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價格報1.2萬~1.3萬元/噸。”中國紅木委分析稱,年底紅木市場走勢形成“翹尾”可能性較小,建議紅木制品市場參與者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調整產品結構。
珍貴木材價高 紫檀“李鬼”頻現
拍賣市場上,紫檀、黃花梨等名貴老料制成的精品家具依舊一枝獨秀。中國嘉德秋拍嘉木堂專場成交額1.05億元28件(套)明式家具百分百成交。其中,“晚明黃花梨圓后背交椅”以2357.5萬元高價成交。北京保利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吉慶有余頂箱式四件柜”以2242.5萬元成交。
然而,正因為珍貴木材價格依舊走高,有些無良商家選擇用其他木材“山寨”紫檀。據香港媒體報道,有不法分子看中香港常見植物小果柿,因其樹形近似價值連城的紫檀木,想大量入手改裝冒充,偷運內地謀取暴利。
謝先生介紹稱,非洲血檀學名為染料紫檀,業界有的認為其可以作為紫檀的替代材料,有的則認為它的存在會給某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操作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從6月開始,我國從非洲地區進口紅木原木數量超過南洋地區,其中就包括了非洲血檀。檀香紫檀市場貨源稀缺,價格普遍在70萬元/噸以上,而非洲血檀目前的市場價在2萬元/噸左右,數十倍的差價也使得某些供應商用它來冒充檀香紫檀。
另一位行家陳先生分析,為新材料“各領風騷”,許多熱錢前兩年涌入紅木市場炒作,非洲血檀就一度漲到7萬~8萬元/噸,如今的價格已是跌后的了。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