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整個世界的錢幣發展史,基本很少有國家會以3來作為錢幣的面值,這其中是有門道可詢,有科學依據的。以我國發行的錢幣來說,多數是以1、2、5、10等這樣的數字來進行面值的設計,而國外同樣以這幾個數字為主,如果你有研究過,你會發現,一個國家在確定錢幣面值大小時候,基本有一個共性和相似點,最大面值與其他各種面值之間是整倍數的關系。
在1~10數字之間該如何區分?
其實這是個運算研究,把1、2、5、10這四個數字隨便通過加減運算都可以得到另外幾個數字,所以不管是4還是7也好,都可以的通過兩者之間的換算出來,這就是在錢幣的面值設計上一般常用的數字關系。而如果將其它4個數字來替代,那就會沒那么容易運算出來,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也不方便。
但我國曾發行過三元人民幣,也稱“蘇三幣”,是于1953年印刷、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它是我國唯一一張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1964年5月15日人民銀行決定停止流通并回收銷毀,前后共流通了9年的時間。為什么是“3”的面值,因為當時蘇聯的盧布常用“三”的面額,有三戈比的硬幣和三盧布的紙幣。第二套人民幣于1950年開始規劃設計,1953年開始制版和印刷,當時正是我國向蘇聯方全面學習的時期,所以在這方面也借鑒了盧布的面額體系。

為什么叫“蘇三幣”?
因為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受技術發展的限制,是由當時的蘇聯專家幫忙設計印刷,所以在面值上會有所參照,像當時發行的大面值紙幣5千元、3元就是這么產生的。蘇三幣在收藏圈內的稱呼由此而來。

當然像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這種已經退市幾十年的錢幣,隨著時間的沉淀,存世量只會越來越少,隨著年輕一代的不斷更換,尤其是一些80后、90后、00后群體,可能只會知道,我國發行的最大面值紙幣,也就是100元,對于像蘇三幣和大面值的錢幣,可能也只是在國外聽說過。也許用不了多久,再想了解我國錢幣的文化歷史,只能去博物館里面看樣品了,再想見到真品可能真的見不到了。
蘇三幣存世量少,且年代久遠,所以價值難以估量。如果是完好無損全新紙幣甚至可賣到35萬元左右,價值直接翻了近兩萬倍!正因如此,蘇三幣才成為藏家熱捧的藏品之一!
如果說蘇三幣是我國紙幣界的“奇葩‘,無獨有偶,今年7月份德國發行了一張紀念馬丁路德改革500周年的鈔票,面值0歐元,結果引來國內熱議,紛紛驚呼歐洲央行打破常規,開始發行0歐元面值的鈔票,并開始流通等等。千萬不要大驚小怪,0歐元的鈔票其實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有了,2015年4月!當時歐洲央行采納了法國商人Richard Faille為歐洲風景名勝制造紀念幣的理念,開始發行0歐元的紙幣,作為一種紀念鈔使用,其本質是一種旅游紀念鈔。

0歐元,這種紙幣是多少錢?
這樣說乍聽有些奇怪,但是0歐紙幣....雖然它的面值為0歐,但如果你想要收藏一張,那還是需要用錢去買的!那么每張紙幣多少錢呢?這個根據不同的紙幣有不同的價格——比方說,歐洲央行今年為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發行的馬丁路德0歐紙幣,價格就比較便宜,2歐一張。不過,如果想要那些發行比較早、當初發行量比較少的紙幣,那價格可就上去啦!10來歐到50歐,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這種0歐元的鈔票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其并不是假幣,而確確實實是歐洲央行正式批準并授權發行的。承接其印刷工作的也確實是印刷歐元的印鈔公司,其材質、工藝和普通歐元并無不同,鏤空、金屬線等防偽印記也一個不少,甚至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的親筆簽名也都有,所以其確實是歐元的真鈔。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