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產業作為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發展潛力大的綠色產業,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
但對我國金融業來說,文化產業仍是一片有待開發的藍色海洋,仍需要金融的有效創新和大力支持,這既是擺在金融業眼前的新任務,也是金融業未來發展的新機遇。
收藏成為投資新趨勢
自從疫情以來經濟持續疲軟,藝術品文化變得越發重要,藝術品消費對一些特殊社會群體,已經是一種常態化的生活方式,藝術品金融化是撬動世界財富的杠桿,將引爆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必將帶動我國經濟突破困境實現新轉折。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樓市降溫,股市難見起色,存在銀行里的錢又要面對通脹的風險。如此大勢之下,藝術品投資以其風險小、升值快、格調高,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后人們傾心的投資避險工具。許多經濟及社會研究人員預言,2020年以后,藝術品投資是當今投資領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同時,隨著中國的掘起以及全球教育水平提高,中國的富裕階層欣賞藝術品的能力不斷提升,藝術品開始逐步成為長期持有的資產對象,逐步受到更多關注。
藝術品金融貸款逐漸興起
日前中央宣傳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于2010年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旨在引領更多金融資源投入到文化產業的振興發展之中。

如何建立金融產業與文化產業的連接機制,實現金融資本與文化資本的相互轉化和融合發展,成為保護和弘揚傳統藝術、助推文化產業振興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在我國逐漸興起,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切入點,或將開啟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的全新時代。
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起源于歐美,在美國有專門從事藝術品融資業務的借貸公司和藝術品鑒定評估機構,一些大型拍賣公司和部分銀行機構也對外提供藝術品抵押貸款服務。

在認真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之下,將其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藝術品金融化發展之路,向藏家提供藝術品借貸服務,逐漸成為現金流解鎖的一種重要方式。隨著藝術品借貸市場的壯大,專業的藝術金融公司開始涉足這一領域。
文物局批準成立官方鑒定機構
國家文物局前些時候發布了通知,批準天津市文物開發咨詢服務中心、黑龍江省龍博文物司法鑒定所、西泠印社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等7家單位可以開展民間收藏文物鑒定試點工作。
這一舉措向我們昭示著,結束文物鑒定混亂局面,刻不容緩!

關于用那種鑒定方式來準確鑒定文物的爭論持續了很多年,文物體制內的考古派、博物館派、學院派等各派各說各有理,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體制外的民間派別如電視明星專家派、收藏協會派、實戰收藏研究派、國寶幫派、普通收藏愛好等分歧也很大。
主要爭論點是:收藏理念、傳統理論眼學、傳統實踐綜合學、科技手段鑒定學、微觀老化痕跡鑒定學。有人說是鑒定權威之爭,是話語權之爭,更是經濟利益爭。
那么怎樣才能萬無一失的確定一件文物真假呢?無疑是文物綜合鑒定方法,即:傳統實踐眼學方法+科技檢測法+微觀老化痕跡方法。這也是今后文物鑒定發展的趨勢。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深入的調整后將迎來黃金的10年,必將產生100家以上的經營藝術品的上市企業;引入國外頂級拍賣行已成趨勢!
二、中國藝術品市場將由規范的統一標準的經營文化藝術品的龍頭企業來主導。
三、藝術品金融化、資產化、大眾化將成為藝術品發展的主要方向。
四、文交所清理整頓后,將真正擔當建立公平、公正、公開和規范的藝術品市場的責任,藝術品實物藏品價值發現和提升將是主要方向,郵幣卡交易將曇花一現,很快會退出舞臺。
五、藝術品衍生品將有上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藝術品開始融入尋常老百姓家。
六、藝術電商將逐步取代拍賣行,成為藝術品市場的主力軍。
七、藝術品定價權由市場說了算,專家和經紀人的話語權將會越來越小。
八、藝術真品、精品、傳世品將成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有利于財富保值增值。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企業家收藏 | 企業家都關注的收藏平臺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同系列公眾號—珍稀奇文化:zhenxiqi100
(企業家身邊的收藏顧問,藝術品收藏新標準)
珍稀奇收藏藝術研究院
(全國第一家收藏藝術研究院)
珍稀奇文博館
(專業的線下觀摩、鑒賞、學習、交流平臺)
企業家收藏俱樂部
深圳站:shoucangclub 歡迎加入我們!
旨在打造最高端的收藏圈子與價值分享平臺!
中華企業家收藏協會
深圳站:qyjshoucang 歡迎加入我們!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