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拍賣的王琦粉彩瓷板畫《漁翁圖》以241.5萬元成交;2009年拍賣的王大凡一件《黃山四千仞》瓷板畫拍出780萬元的高價;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賣會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畫《禹王治水圖》以920萬元創個人成交紀錄。
在數十年的時間里,“珠山八友”瓷板畫的成交價格從幾萬元直線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達上千萬元。
珠山八友
瓷板畫,即以瓷入畫,在明朝中期就開始流傳于市,幾百年來這一藝術形式在制瓷領域和繪畫領域的相融合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瓷板畫汲取了中國繪畫藝術的養分,所繪形象無不栩栩如生精美絕倫。

瓷畫興起于清朝中期,至清末民初,景德鎮就有一批新安派文人畫家“珠山八友”介入畫瓷,以畫家的主體意識和情感表達,取代理性思維的陶瓷裝飾設計,建立了瓷上淺絳彩的陶瓷繪畫形式——瓷畫。

珠山八友是在清末官窯停開后,部分散落到民間的制瓷圣手因志趣相同而組成的一個小團體,他們共同推動了我國制瓷藝術走向更高的成就,其作品至今仍為收藏界所贊譽。

實際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別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許人、徐仲南、鄧碧珊、田鶴仙、畢伯濤和劉雨岑。

藝術的碰撞
瓷畫發展至今,眾多的陶瓷藝術大師與藝術工作者聚集于景德鎮,推動其快速而多元化地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王琦《糊涂即是仙》瓷板畫
在主題上,取材更加多樣化,有山水、花鳥、人物等;在表現形式與創作手法上,不僅繼承了傳統中國畫繪畫技巧,而且還融入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將油畫、水彩等運用于瓷板畫之中,更有大膽創新的藝術風格出現,如具有古風古韻的古彩、粉彩與新彩、高溫色釉等將繪畫藝術之美和陶瓷工藝之美完美地結合運用,碰撞出更為豐富的作品。

徐仲南《 清影搖風》瓷板畫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寧鋼教授介紹,瓷畫跟其他畫種有相同之處,都是平面藝術,是一種藝術美的表達形式。但是,瓷畫又有別于其他畫種,就是其具有獨特的藝術語言,即陶瓷語言。瓷畫不僅能充分展現創作的藝術水平與創作風格,同時因為瓷畫的創作難度大,能更完美地體現出繪畫技巧與高超的藝術水平和工藝水平。

何許人《踏雪尋梅》瓷板畫
畫家們在瓷上經過探索,不僅建立了自己豐富的藝術語言系統,而且還有許多特殊的表現方式,是國畫、油畫無法表達的。可以說,瓷畫的綜合藝術表現力,已經遠遠大于其他畫種。美國陶藝家溫·海格比來到景德鎮,看見景德鎮蘊藏著如此豐富的陶瓷藝術表現形態,潛藏著如此豐富的藝術表現語言,也為之震驚和興奮。
瓷畫收藏日漸升溫
盡管瓷畫歷史并不悠久,但其在海內外的極高聲譽地位加之中國畫的深厚文化底蘊,使其深受藏家喜愛。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品收藏越來越走入人們的視線,尤其是高端藝術品價格不斷攀升,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畫成了收藏家們競購的熱門藏品,并現身各類拍賣會及展覽會。

汪野亭《湖山秋色》茶壺
綜觀近幾年的拍賣數據,“珠山八友”瓷板畫作品的成交額在逐年攀升。短短幾年中,從幾萬元成交價到近千萬元,究其原因,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畫有著雄厚的投資潛力。對于存世量屈指可數的“珠山八友”瓷板畫真品來說,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間很大。從市場價位來看,目前“珠山八友”瓷板畫的價格遠遠低于當年同時期、同名氣的畫家的價格,因此“珠山八友”的瓷板畫還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劉雨岑《菊耀金秋》瓷板畫
當代瓷畫藝術目前剛興起,盡管在拍賣市場本來就很受歡迎,但還沒有引起大規模的跟風炒作。但瓷畫本身工藝復雜,藝術水平和成本很高,現在市場價格是被低估的。因為其創作和復雜的燒制過程中,有許多無法預估的因素,有可能導致失敗,也不可能有兩幅一樣的作品出現。這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高藝術價值。

劉雨岑《松鶴圖》瓷板畫
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郭文連介紹說,對于當代瓷畫藝術市場來說,由于瓷畫畫家數量稀少,成功作品數量稀缺,瓷畫作品藝術價值高,這些共有的特點,推升了瓷畫價值,但在投資時需仔細辨別,以免買到贗品。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網站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企業家收藏 | 企業家都關注的收藏平臺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