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豪宅?從字面上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富人居住的豪華住宅”。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國有些有名的豪宅并非“富人”居住,而有些“富人”的住宅盡管裝修高級、設施豪華但難以稱之為豪宅。
真正的豪宅是指在特定地段,以度身定制的方式打造,具有鮮明建筑特色和歷史人文價值的。時代潮流的演化,人心也都跟著精神生活領域精進。不少人收集古董,字畫,圖繪,各類雕塑的藝術品來裝飾自己的豪宅,低調卻不失品味,獨具一格!
在藝術市場還沒有興起的時候,這些名人就已經踏上了收藏之路。
張國榮
眾所周知,張國榮是著名歌星,影星,但少有人知,他也是一位極有天賦的藝術收藏大家。他喜愛的作品來自五湖四海,各具風格,卻有著一脈相承的藝術風格:自然,簡約,純樸,淡雅。

張國榮居所

張國榮生前最喜愛的藝術家之一,便是臺灣的朱銘!朱銘是殿堂級藝術大師,他的藝術風格非常突出,以豐富的傳統文化傳承和自然、鄉土的氣息見長,被稱為“最貴華人雕塑家”,其作品也是可望不可即!
馮小剛
名導馮褲子,家內瑣碎東西價值10億,房子卻只值八萬一平!屋內有專設的藝術長廊,擺設著各類藝術品,看來豪宅并不止是豪在房子啊!

這幅艾軒的《圣山》,早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賣會上,馮小剛就以2072萬超高價格拍入。

《圣山》
劉嘉玲

前些時候,企業家收藏網曾專門提到過劉嘉玲的居所。劉嘉玲的家并不是用了多昂貴的建材和家具,就是用眾多藝術品的收集以及多種元素的碰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曾在采訪中透露“現在很多當代藝術品都太貴了,我只能遠觀,買不起。”不過她卻有著自己的收藏之道,“我會關注很多新生代年輕藝術家,也會收藏他們的作品。”
王健林
今年王健林家族以1700億人民幣的財富,重回中國首富的寶座,并且超過87歲的李嘉誠,首次成為華人首富,全球排名第21位,也比去年大幅上升12位。
眾所周知王健林是做地產致富,然而很少人知道,早在80年代起他就開始做收藏,許多入他眼的畫現已升至數千倍。(眼光真是長遠啊!難怪一開口就先定1個億的目標!)

展示一張丈二匹的劉海粟潑彩橫軸
王健林表示,他自己是劉海粟收藏的大家,“十上黃山畫了10張,黃山的丈二匹,我現在收了9張。剩下的一張不知道在哪兒,要是知道就拿東西換一換了。”

展示藝術家劉海粟的名畫

展示藝術家劉海粟的名畫

展示傅抱石名畫《二湘圖》

公室的主墻上懸掛了石齊大畫《山水》

世界最大尺寸國畫
王健林藝術收藏團隊,顧問團由中歐專家構成。收藏團隊核心人員郭慶祥透露:萬達近二十年來的收藏數量龐大。藝術收藏團隊有十來個人,這其中不包括歐洲專家和其他一些重要分項目的專家,專家顧問團由中歐的專家構成。
每當王健林和其團隊在研究拿下一幅收藏品時,這個團隊和專家顧問團就會開會討論(根據現有的市場行情、畫家及藝術品的藝術價值,與歐洲專家會商,列出收藏名單,然后逐層篩選,列出終選名單),整個決策期大概在一個月。
劉鑾雄
早年靠賣吊扇起家,后叱咤于香港股市和樓市。2015 年,以109億美元身價排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

劉鑾雄以約2.4億元(3924.1萬美元)買下《早晨》
二十七八歲時,劉鑾雄剛獲得第一筆巨額財富,有些無所適從,在一個星期買下5輛法拉利后,發型師對他說,你買車還不如買藝術品,不但好看還可以升值。劉鑾雄一聽,覺得有道理,就開始步入收藏市場。
2006年,劉鑾雄以1737萬美元拍下安迪·沃霍爾的《毛澤東肖像》,次年又以3924美元拍下高更的名作《早晨》,成為出手最闊綽的華人收藏家之一。之后,曾有美國媒體將他評為全球頂級收藏家第六名,但他認為自己被低估了,至少能排到前三。
王中軍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地娛樂界巨頭。

創業創辦華誼兄弟后,王中軍漸漸積累起財富,開始收藏雕塑、書畫和古董。在他家里,堆滿了多年收藏的雕塑和書畫,儼然一個私人美術館。
去國外出差,王中軍最喜歡逛古堡。有一次,他在法國看到一批古典家具,非常喜歡,一口氣買下二十多件,用一個集裝箱托運回北京。
不過,王中軍最喜歡的還是書畫,從徐悲鴻到曾梵志,從梵高到莫奈,都有收藏。他對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藝術家有特殊的感情,內心充滿了崇敬,例如陳逸飛、艾軒。在他家里,懸掛著一幅巨大的陳逸飛畫作《娟娟》。

價值2.07億元的曾鞏《局事帖》
王中軍近年來屢有大手筆。2014年,他豪擲3.77億元拍下梵高的《雛菊與罌粟花》;2016年,又以2.07億元競得北宋文學家曾鞏的《局事帖》。
楊子
巨力影視傳媒董事長、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拋開他和黃圣依的那些八卦,他也是個發燒收藏家。楊子的最愛就是收藏天珠,從一眼天珠到十二眼天珠、達洛天珠、天地天珠等所有種類幾乎都有收藏。20多年的時間楊子收藏了3300多顆天珠,已無法用具體價值來衡量,被收藏界譽為“天珠王”。在威尼斯電影節時,黃圣依曾驚艷亮相,頸上戴的那串天珠就價值一個億。
2015年11月19日,楊子以9200萬元拍得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創造了中國紫砂壺的拍賣新紀錄。

價值9200萬元的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
2015年10月初,“上師造像之王”一世噶瑪巴像被神秘買家以逾4億元的價格,從歐洲某資深藏家處購得,轟動收藏界,從而掀起了藏傳佛教造像題材的高潮。從業內知情人士處獲悉,此神秘買家就是楊子。

價值4億元的一世噶瑪巴像
楊子多年來傾心于藏傳佛教藝術的研究,積極參與藏傳佛教文化的保護與弘揚活動,與國內外學者多有學術交流,并多次徒步入藏,對藏區的寺廟、學校中需要幫助的群體進行捐助。2015年更是斥資捐建玉樹當卡寺,并捐贈千年至純九眼天珠,敬奉于拉薩大昭寺釋迦摩尼佛祖十二歲等身像。
鑒于楊子對藏傳佛教藝術文化領域的研究、傳播、發展、保護方面做出特殊貢獻,2015年12月1日,楊子被聘為故宮研究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故宮研究院鄭欣淼院長為楊子頒發聘書
陳泰銘
國巨集團董事長,臺灣十大富商之一。

在國際拍賣會現場,總能發現陳泰銘的蹤影,從培根、里希特到中國現當代藝術,無不涉獵。
1976年還是學生的時候,陳泰銘就買下了第一件藏品,為此他存了一年半的錢。他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就主要收藏西方和中國的現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官窯瓷器。
目前他是西方當代藝術品的狂熱愛好者。陳泰銘表示,自己將在最近逐漸出手部分中國現當代油畫,而以更多精力轉移到歐美當代藝術收藏。
陳泰銘曾經以3300萬美元買下英國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畫弗朗西斯·培根的罕見小尺幅作品,打破當時弗洛伊德該尺寸作品最高價紀錄。

弗朗西斯·培根的罕見小尺幅作品
在2008年市場鼎盛時期過后,陳泰銘從藝術品市場中收獲頗豐。2014年5月13日,紐約佳士得舉辦“戰后及當代藝術夜拍”,藏家陳泰銘送拍的培根“三聯畫”因近8000萬美元的超高估價備受關注,最終以808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三聯畫《約翰·愛德華茲肖像習作》
不少人買了新房子后恨不得把世上最貴的家具和建材往家里搬,塞得滿滿當當。可以肯定的說,這樣只能證明你有錢,很有錢,品味內涵嘛就.....看完這些后,是否對“豪宅”一詞有了新的定義?時代不斷變遷,人們對于生活的追求已經不再停留在三餐溫飽,衣食無憂了。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的社會,人們更在乎的是精神層面的享受。于是藝術品便貼心的脫去了它高傲的外衣,向我們的生活貼近,既能裝點房子又能升值何樂不為?這個時候,你還不識適時的關注藝術品,還在等什么呢?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