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秋季大拍拍賣公司成交額TOP20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
統計時間:2016年12月14日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2月14日,北京大部分拍賣行已經落幕,南方拍賣則稍晚,從目前統計情況來看,北京地區整體表現值得贊賞。在2016秋季大拍拍賣公司成交額TOP20榜單中可見,北京地區共計上榜8家公司,其中5家拍賣行(中國嘉德、北京匡時、北京東正、中貿圣佳、北京華辰)成交額同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中3家拍賣行漲幅明顯:北京匡時漲幅達125.87%,北京華辰、北京東正漲幅分別為95.8%、64.45%。略有下調的拍賣行有北京保利,下調2.74%、北京誠軒8.03%,基本保持在合理的震蕩范圍。
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和2015年度相比較,我們保利拍賣的數量總體下降是在兩成左右,其中尤其是北京保利秋拍的數量下調比例是最大的,應該說是11年以來,中國傳統書畫數量最少的一次。但是據我所知,我們拍品的數量調整比例相對于其他拍賣公司來講算是少的,國內的其他拍賣公司甚至是去掉了某個門類的拍賣,主要拍賣中國書畫。”
從去年開始,南方拍賣行突飛猛進,內地南北方拍賣公司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截止到目前南方藝術市場尚未完全結束工作,數據收錄不全面,其在今秋的表現還請拭目以待。

拍品:書畫生貨撐場亮點不斷,瓷雜收藏斷代趨于平淡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
統計時間:2016年12月14日
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目前的數據統計來看,書畫、瓷雜、現當代藝術及其他三大板塊均有下滑趨勢。盡管市場熱點此起彼伏,成交結構略有差異,但在市場格局中,中國書畫作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支柱,始終占據重要陣地。不論是古代書畫還是近現代書畫,本輪秋拍都給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各個拍賣行業都著力打造自己的明星專場,如北京保利“中國古代&近現代書畫夜場”、中國嘉德的書畫大觀之夜、北京匡時的“澄道”與“暢懷”中國書畫夜場……南方拍賣行多以書畫為主,本次書畫的下滑不排除南方拍賣行數據尚未完全統計。
2016年秋拍中國藝術品成交TOP20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
統計時間:2016年12月14日
(紅色部分于香港成交,其中常玉《瓶菊》1.0358億港元成交;?吳冠中 1997年作《荷塘》1.062億港元成交,文中數據已按當日匯率轉換至人民幣)

任仁發 《五王醉歸圖》以6800萬元起拍,2.64億元落槌,3.036億元成交,由蘇寧集團購得。
流傳有序。原為清宮舊藏,描繪了唐朝臨淄王李隆基、宋王李憲、申王李撝、岐王李范、薛王李業,花萼樓宴罷醉歸的情景。

齊白石《咫尺天涯冊頁》,以8000萬元起拍,1.7億元落槌,1.955億元成交,被寶龍集團收入囊中。

吳鎮《山窗聽雨圖》以咨詢價上拍,6000萬元起拍,經過數十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5億元落槌,成交價1.725億元。

張大千《瑞士雪山》,以8000萬元起拍,1.43億元落槌,1.6445億元成交。

吳冠中《荷塘》以咨詢價上拍,5500萬港元起拍,90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1.062億港元,由上海寶龍美術館競得。

常玉《瓶菊》以9100萬的港幣落槌,含傭金成交價高達1.0358億港元。
在2016年秋季中國藝術品拍賣TOP20中,中國書畫上榜10件,6件拍品(含香港)超過億元,書畫板塊對市場信心的提振作用不可小覷。瓷雜板塊本季度亮點不多,上榜5件,北京地區兩件,香港地區兩件。相比于書畫板塊的熱鬧,瓷雜板塊本季度表現平淡。僅兩件瓷器上榜,紐約佳士得上拍的 “南宋建窯 油滴天目茶盞”以7,807萬元成交、香港佳士得的“明宣德 青花海水雙龍紋內暗花龍紋高足碗”以6,018萬元成交。佛造像板塊也大不如從前,以大面積的低估價和無底價的姿態開啟預展,既是拍賣行策略的調整也是市場板塊的輪動結果,少數幾件高價使其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結果。

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盞以1170.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807萬元)成交,刷新了建窯的世界拍賣紀錄。
整體來看,今年秋拍與往年相比,生貨、精品釋出較多,盡管價格高昂,仍被藏家爭奪,聯系到此前藝術市場的不斷探底的情況場景,尤可說明市場從來不缺錢,缺的是精品本身。這一過程中,一些經營不善的拍賣公司逐漸退出市場,那個良莠不齊、瘋狂圈錢的時代早已遠去。這種形勢下,不僅對經營者的耐力與信心形成嚴格考驗,也逐漸培養著消費者穩定的投資偏好以及更深厚的藝術素養。
也許,人們在短期資產配置決策中,“藝術品”未能成為主要選擇,但是,隨著消費者素養的提高及市場信心不斷錘煉,在人們長期資產投資決策中,藝術品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