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游--鐘慶個展】 展覽時間:2016年12月20日——2017年1月20日
開幕酒會:2016年12月20日 19:00
展覽地點:ART11
展覽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口均益路11號
展覽推薦語錄:在“快時代”做慢功夫,用畫面傳達善與美,不能不說這事實在風雅。如果你愿意讓自己更安靜一點,你能從鐘慶的畫里看到更多的有趣的事。
【展覽序言】
文/ART11
“無所待而游無窮” 。
時命之囿、哀樂之情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客觀存在。
然而自由的精神境界是對人生困境的超脫,便可排除各種精神紛擾,建立一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鐘慶的作品帶人至游處于天地間,其精神與宇宙一體化,自我無窮地浮游,向內打通自己,向外與他人他物相感通、相融合。達到一種境界,物我的界限便可消除,時空的限制無復感覺。
鐘慶的畫表現逍遙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來認識和描述自由的。這種感受只能以某種感性的、直觀的形式顯現。“自由”離遠古時代的人們還太遠,然而浮游逍遙的自由思想,表明他在創作中發現了作為必然性的具體形態的人生理想,滿懷一種美好的愿望,描述了一種自由的心境,帶領觀眾實現自我覺醒和自我超越。如此,則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隨遇而安,自由自在。
游”并不是指形體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體上的束縛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理解鐘慶真正的創作意圖后,就明白他所描述的是一個經過深刻思考從而進入“道法自然,天地合一”的高境界的動態過程。
【讀鐘慶的畫】

《總有顆凡星會以它的方式照耀人間》 9090cm

《看不見的城市》7080cm

《愛是一片旋轉的星云》 95x95cm

《月亮在生產》 18096cm

《竟自由》 7050cm

《星云游樂場》 8090cm

《點亮一片未知的漣漪》 68x70cm

《駛出星辰》 68x90cm

《撲夢人與奇跡海》 95x95cm
此次鐘慶參展的這些作品主調都是冷色。在《蕩秋千》和《一處從未到過的地方》中,你能看到中國傳統文人水墨中最有趣味的地方:禪意。無論是風雅還是禪,都是難以言說的東西,是畫面所營造的一種意境(氛圍)。如何營造這種氛圍呢?比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蟬嘶鳥叫讓山林活了起來。鐘慶筆下的蕩秋千的人,和水潭邊的猴子,就是這種“鳴叫”,是畫面的點睛之筆,如若沒有這一筆,這畫只能算技藝精湛的山水。因秋千而起的風聲,落葉的窸窣聲,因猴子而來的山谷回聲,水流撞擊石頭的聲音,這些聲音激起的波瀾,簡簡單單地介入畫面,著筆不多,卻愈發造出一個澄澈安寧的氛圍,摒除了世間的嘈雜繁蕪。值得一提的是,《一處從未到過的地方》一畫中,鐘慶細致地描摹了月光投射在水面,再反射到光滑的石壁上的顏色變化,對著燈光看,你能看到畫面中間透出的光芒。
除了色調方面的“寒”,畫面表現的也盡是散淡的人事。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幅外,此次展出的其他系列作品,鐘慶仍然不忘在技巧之上匯注他的巧思。夢是造物主賜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因為在夢中,你足夠輕盈,就像閑云野鶴,何枝不可依,何處不可往?剔透的泡泡似乎一觸即破,但又可以載著人遨游天宇,可以托起一條船,泡泡成了人與外界溝通的工具。那個胖乎乎的人,和那虎頭虎腦的魚兒和小鳥,以夢幻泡影為良駒。
如果你愿意細細停下來品味這幾幅畫,你就知道,遠遠看去一片色的背景上都被細心地描上了花紋。你會看到青煙里的鳳凰,你會看到閃爍的繁星,你會發現,原來每個泡泡上面的花影都是不同的,在鐘慶的世界里,哪怕是稍縱即逝的每一個泡影,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畫面顏色濃淡的出入和過渡,仿佛置身搖蕩的水波,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畫中的輕盈?
【藝術家簡介】
鐘慶
廣東陽江人,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致力于水墨與重彩繪畫的表現,其作品以油彩的質感去表現水墨,有的是情趣和灑脫,山水也好,人物也好,都透露著一股寧靜恬淡,紅塵之外的夢幻色彩。
相關展覽
2010年-2012年 小洲藝術節 (廣州)
2012年-2014年 第十七、八、九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廣州)
2012年 《品尚藝術》年度潛力藝術家推薦 (廣州)
2013年-2014年 第一、第二屆小洲原創藝術作品拍賣會 (廣州)
2014年 當選小洲藝術家協會(理事)
2014年 舉辦“心行”鐘慶書畫個展 (廣州)
2014年 小洲藝術家協會作品聯展(廣州)
2014年 作品參加“無限擴張——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廣州)
2015年 藝術廣東“新銳潛行廣東當代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2015年 舉辦“三友藝術聯展”(廣東藝谷美術館)
2015年 凝神—2015小洲藝術家工作室聯展(廣州)
2016年 無限擴張—第二屆原創之風中青年藝術展,(廣州)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