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曰斌,企業家收藏網首席顧問,資深藝術品鑒定專家,《家有收藏》資深陶瓷鑒定專家、原南昌市博物館館長、景德鎮古窯遺址博物館館長。

以下為本期課堂專訪主要摘要:
何謂定窯?
定窯,五大名窯之一,在宋代屬定州境內,故名“定窯”。
創燒于唐代,經過五代,于北宋時達到鼎盛時期,在元代時雖生產,仍終于逐漸沒落。以出產白瓷著稱,胎薄而輕,質地堅硬,色澤潔白,不太透明,《歸潛志》上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此外定窯也燒制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分別稱“黑定”、“紫定”、“綠定”。定窯雖然是民間瓷窯,但北宋中期之后由于品質精良、紋飾秀美為宮廷選中,也為宮廷燒造了大量瓷器,到了明清時代,評論宋代陶瓷,品評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和鈞窯為宋代五大名窯,可見得定窯瓷器之盛名。
景德鎮生產定窯瓷器,其生產工人來源何處?
生產它的工人是從北方工匠遷移過來的。嵇康之變以后,宋皇朝已經是偏南領岸,北方金、遼黃河以北入侵,這時候,瓷匠、瓷中窯、定窯、邢窯、瀘州窯等等這些窯瓷工匠紛紛大批南遷。
如何判定定窯瓷器?
定窯的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釉色潔白晶瑩,很多積釉形狀好似淚痕,被稱為“蠟淚痕”,隱現著黃綠顏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稱“竹絲刷紋”。北宋早期定窯產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芒口處常常鑲金、銀、銅質邊圈以掩飾芒口缺陷,此為定窯一大特色。
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有:白釉、黃釉、褐釉、黑釉、紫釉、紅釉、綠釉、金花、鷓鴣斑、加彩、白釉刻劃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繪黃花、內外刻花、內外劃花、內外印花、外刻內印花、白釉醬口、黑釉醬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繪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繪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劃白花、白釉黑花等,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凈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為貢品進入宮廷。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
視頻:
經歷
1962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并分配于景德鎮雕塑瓷廠美研室,師從何水根。
1965年抽調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
1978年調回景德鎮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擔任古窯遺址管理所所長,后更名為景德鎮市民宿博物館館長;
1982年組建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博覽會及古窯瓷廠,創辦景德鎮市文物商店;
1983年擔任景德鎮市古窯遺址陳列館館長;
1986年調南昌市博物館擔任館長,完成南昌市繩金塔修復工作,籌建南昌市文物商店,至退休。
退休后,2011年于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家有收藏》擔任首席鑒定專家;2013年在江西經視頻道收藏類節目擔任首席鑒定專家。
2012年,趙曰斌在接受江西日報的采訪時提出:收藏有著獨特的魅力,它不僅能使人享受資產增值的樂趣,又能賺得一個愉悅輕松的心境,同時還可以獲得一個增加學識、頤養心性的途徑。收藏藝術品,不僅是收藏物質財富,還是收藏文化,收藏歷史。收藏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樂趣的過程,漸入佳境之后,不僅可以擁有令別人艷羨的藝術精品、還可以藏出充實快樂而受人尊重的人生。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