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外媒曾盤點全球 20 位最偉大的動作影星,成龍穩坐第一位。2016 年,他又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明星。這位在商界、娛樂界叱咤風云的巨星,在收藏領域中同樣出手不凡。
最開始,成龍走了不少彎路。起初,處于盲目收藏期的他覺得收藏是一件沒意思的事情;想要收藏玉器卻對細致的小件藏品玩不轉。最終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收藏物—木器。他從小件的紫檀木入手,后來慢慢走上了收藏古建筑的道路。
初始盲目收藏,名車名表買買買
成龍當演員后,每天的生活便是練武、拍戲,收工之后第二天的生活便是重復前一天的工作。成龍是苦出身,苦和累他根本不在乎。能挨打, 能吃苦,因此,他很快便在香港電影圈站穩了腳跟,成為武打明星第一人,后來創造了具有成龍特色的“功夫喜劇片”。

成龍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之后,進軍好萊塢,創下了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票房紀錄, 成為“史上 20 位最偉大動作影星的第一位”,并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到現在,成龍主演的電影在全球總票房達到了 200 億以上。
成龍成為男主角之后,生活條件也大大不同了。消費能力強大之后,他就有機會收集喜歡的物件。最先開始他收藏的是名表、名酒和古董。他慢慢地收藏了各種各樣的藏品,從清朝的服飾到現代的名畫,從養蛐蛐的罐子到國外的碟子,從古代女子的手鐲到國外各種手表名車,無所不有。

成龍對金錢沒有太大的概念,上百萬的名車名表,只要他喜歡,二話不說就買下來。雖然他拼命掙錢,但是為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拼命掙的錢轉眼間便花了出去,頗有一種“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勢。
但沒有一種消費能讓他真正能放松。他收藏的那些名表,往往是沒戴幾天要么就轉手送人了,要么收進了抽屜、保險柜或者他都想不起來的地方;收藏的那些名酒,有些被喝掉了,有些轉手就送給朋友。
再加上成龍每天的工作很單調——討論劇本、拍片、剪片、跑宣傳,每天都如此。因此,工作成為他生活的全部,那些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東西,他并不覺得很開心。

收藏并不是單一的買入,而是指買入后的精神享受。若只從價值高低上去占有,那樣的收藏只是一種攀比,沒有任何意義。盲目收藏不僅得不到太多樂趣,而且只會逐漸麻木。
德國經濟學家戈森曾提出一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簡單來說就是金錢有遞減效用。體現在收藏領域中, 就是“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這個經濟界的鐵律,用來描述成龍對于收藏逐漸失卻興趣的現象再適合不過。

這時候,蔡瀾對成龍說:“你應該找一件真正喜歡的事情來做,修身養性。除了拍戲便沒有目的的花錢,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玩不了玉器,轉而收藏木器
那時的蔡瀾和成龍住在一棟樓,公司距離很近,兩人經常碰面,成龍也很喜歡找他玩。蔡瀾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很會生活,也很會享受。成龍每次去蔡瀾辦公室,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頗有“看到這個很好玩、看到那個也很有趣”的感覺。
蔡瀾的辦公室里放著很多藏品,木制的藏品最多,比如椅子是黃花梨木的,筆筒是楠木的,鎮尺是紫檀的,還有很多怪模怪樣又特別好看的木質物件。無論是各式各樣的小物件,還是恢宏龐大的大物件,都深深吸引了成龍。

誰能想到,在片場上打打殺殺嬉笑怒罵的大明星,到了蔡瀾的辦公室這里,竟像個孩子似的東看看西摸摸,不管看啥都覺得有趣。蔡瀾的收藏的藏品年代不一,各有來歷。他們經常就這些藏品展開話題,聊文物收藏,聊天南地北,聊人生常態, 也聊成龍自身的工作生活狀態。
聊得多了,蔡瀾便了解了成龍的性格。所以他才會跟成龍講這句話:“修身養性。”成龍工作壓力大,拍片時間緊,需要協調的事情很多。那時的他已不再僅僅是演員的身份了。他還會拍電影,手下有一群跟著自己的“成家班”。從實質上來說,成龍已經成為一個“企業家”了。
最先和成龍提起收藏的人不是蔡瀾,而是何冠昌。何冠昌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創始人。他帶著成龍接觸玉器,先從講解玉器的種類開始。練武是條好漢,拍戲是影帝的成龍,在學習收藏這方面卻很吃力。

玉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種類卻分得那么細:青海來的玉,高古的玉……成龍在何冠昌那兒學習了一段時間玉的知識,以為自己很了解玉器了,便花大價錢買了一堆玉器來讓何冠昌掌眼。
何冠昌看成龍謹慎地拿出一大箱玉器,不免也有了興致,想看看成龍是不是真的淘到好東西了。結果,一打開細細看后,何冠昌大泄其氣:“別再買了,全是假的。”
一箱子玉器全打了水漂。自此,成龍息了收藏玉器的心。玉器這一行的水太深了,需要長年累月的摸索與學習才能掌握,對于成龍來說,難度太大,短期內玩不了這個。
后來,蔡瀾也知道這件事情了。鑒賞玉器不是那么輕松就能學會的,而且學了也不一定能百分百的看對。蔡瀾自己收藏的東西種類很多,有玉器也有木器。考慮到成龍的脾性,蔡瀾建議成龍收藏大件的木器。的確如此,在收藏界,越是小件的越是難學,越難以辨別,反而那些大件的物品會簡單一些。

成龍收藏的方法很簡單,也很直接。哪里有就去哪里看,看中了就買。不管需要多少錢,只要喜歡,那就買。通過收藏,成龍結識了一些朋友,這些朋友不是那種愛買名車和名表的人,而是有品味有內涵的文玩高手。
在收藏圈有一句話:“真正的文玩高手,都是現實社會中洞察世事和人心的高手。”這或許是成龍有別于同一時期影星的區別, 收藏讓成龍沉淀了下來,一有時間就去看老物件,聽歷史故事,了解物件的來龍去脈,這些無意識的滋養讓成龍的脾性慢慢有了變化。
成龍進了這個圈子,摸到了真正的好木器老家具,那接下來的收藏便水到渠成了。
孝心插柳成蔭,發現收藏新天地
就這樣一件件收,一件件買,成龍收藏了好幾年的藏品,家里都放不下了。他干脆在外面建了一個大倉庫,派專人管理。此時的成龍,每拍一部電影都是叫好又叫座,吸金能力越發出眾,“成家班”也做得風生水起。這時,成龍又有了新任務。
他的父親從小離開大陸來到香港生活,隨著年歲漸老,老人思鄉情重,期待落葉歸根,香港再好他還是想回大陸老家。成龍知道父親的心事后,便托人在大陸找房子。他的父親想要住老房子,想要住離開家鄉時的那種木頭老房子。成龍說,只要房子合適就先買下來,多看幾處,他會親自去選一棟給父親,好讓他在大陸養老。

成龍一家的祖籍是安徽,在安徽各地找了很多處院子,但只有幾處能住人。幫忙找房子的人費了很大力氣才找到了幾處還算不錯的老房子,全木結構,帶院子。內地幫忙看房子的人已經把這幾處房子先買了下來,只等成龍過去確認后敲定裝修方案。成龍去看了找到的那幾處院子,房子的確是老木頭的,院子也夠大。
但是環境破敗,院子里連廁所都沒有,夏天沒有自來水,冬天沒有熱水。在香港住時用慣了的沖水馬桶、24 小時熱水和暖氣,在這兒的院子里根本不存在。成龍怎么可能放心讓父親住在這樣的環境里?思考再三,成龍有一個新發現:這些建房子的木頭不正是自己一直在收藏的家具物件的原材料嗎?
他實在太喜歡這些東西了,于是做了一個決定:拆。他拍了幾張照片傳真回了香港。既然房子住不了,那就把木頭拆了。橫梁,木架床,小到每一個瓦片,成龍都細細安排人編號,務求一絲不茍地原樣運回去。
本是一趟盡孝心的回家之旅,結果房子沒訂好,反而帶回了幾噸木料,還有雜七雜八各種木器構件——原來成龍是想將帶回來的木料,在香港復原成安徽的老房子。拿回來的那些木料,成龍請師傅做防腐、滅菌,一件件處理干凈之后,再依原樣裝回去。
這中間涉及的人工、時間和精力成本不菲,但成龍卻忙得心滿意足。中國的老房子都建造得都非常講究,木工榫卯一絲不得馬虎。那些木房子拆下來的時候需要慎重思考,得研究這個地方是什么結構,怎么拆才不會破壞原來的結構,再細細地按順序拆下來。

這可不是拿錘子砸幾下就能完成的事情,因為拆下來還要保證能原樣裝回,這是一件煩瑣又需要極高水平的事情。為了做好這件事,成龍專門請做了幾十年老家具經驗的師傅們過來。這些木匠師傅對自己的手藝相當有自信,難得遇上這樣好的機會,師傅們打起精神,都拿出了自己看家手藝。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成龍這么做是復活了古老的木匠工藝。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從收藏單件木器,變成了全球第一位收藏古建筑的收藏家。在日益澎湃的商品經濟里,只有成龍一個人逆流而上,全憑著一股喜愛,堅持做古建筑保護性收藏。
在外人看來,復原古建筑只是把美而無用的古建筑奇跡般地復原而已。但是在成龍的要求下,這些被人忽視的古建筑在拆裝過程中又一次重現了中華古代木工建筑的技術與技巧,連那些師傅都在拆裝的過程里都受益頗多。甚至有些失傳已久的木工技藝也再一次被摸索著尋回了。

成龍為這些古建筑所花費的時間無法細算,就連金錢也無法估計。專門為他管賬的財務人員,對成龍在古建筑方面的“大手大腳”感到既無奈,又極度不理解。有一次,成龍看中一批報價很低的紫檀,非常心動,他一次性要了十噸,打算給正在維修的古建筑作木料后備供應。
成龍和賣家談好了價錢之后,約定三天后付錢,結果事情卡在財務人員這里。任憑成龍好說歹說,財務堅決不放款,他們認為老板快要“走火入魔”了,已經有無數的“破木頭”,現在竟然還要買。而且紫檀價格 20 萬一噸,一次購買十噸簡直就是“沖動消費”。就這樣僵持了三天,最后這批木料被賣家轉手賣給了別人。
在成龍的記憶里,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他花錢沒有概念,在收藏這一特殊愛好上,更是不惜本錢。這讓身邊的人都無法理解他,甚至會經常沖出來阻止他花這些錢。成龍知道大家的好意,但下次看見好的他還是照買不誤。
作者簡介
郭曉林,四川綿陽人,清華大學EMBA,美國赫斯萊茵大學MBA。資深藏家,企業家收藏網創始人、卡酷尚集團、珍稀奇文化創始人、阿里巴巴創業神燈計劃十大創始人之一,同時兼任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清華博商同學會、深圳四川商會綿陽市總商會、深圳綿陽商會、三臺縣在外人才聯誼會等多個商協會副會長及以上職務。目前著有《商業理想國》《商界理想國Ⅱ》《川商精神》《互聯網收藏變局》等。

本文摘自郭曉林《企業家收藏故事》
聲明:
1)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小編刪除。
2)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http://www.nanachimi.com/)
同系列公眾號—珍稀奇文化:zhenxiqi100
(企業家身邊的收藏顧問,藝術品收藏新標準)
珍稀奇收藏藝術研究院
(全國第一家收藏藝術研究院)
珍稀奇文博館
(專業的線下觀摩、鑒賞、學習、交流平臺)
企業家收藏俱樂部
深圳站:shoucangclub 歡迎加入我們!
旨在打造最高端的收藏圈子與價值分享平臺!
中華企業家收藏協會
深圳站:qyjshoucang 歡迎加入我們!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