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他從事藝術品工作幾十年,慧眼識珠卻從不“撿漏”。他的理由很特別——自己的定位,并不適合做腰纏萬貫的富翁;他在業內名震八方,卻從不會奚落不懂門道的收藏者,只要有時間,必定耐心細致解釋;他人生一波三折,卻每每從逆境中找到安靜的出口,讓自己的心得到緩沖,也令自己峰回路轉;他沒有奢望,反享有盛名。他說,從來沒有想到,一生到了晚年能夠如此輝煌。
央視《鑒寶》欄目讓蔡國聲的名字為大眾所熟知。在收藏界,素有“南蔡北馬”之說,來自北方的馬未都先生和來自上海的蔡國聲先生都是中國文物鑒定界響當當的名字。即便背負如此盛名,蔡國聲先生也始終保持親和、耐心和謹慎。很多人都知道蔡國聲是雜件鑒定專家,但其實他對書畫頗有研究。他坦言目前國內雜件領域的鑒定專家實在太少了。相比于書畫作品,目前雜件領域的贗品更加普遍,而對于雜件的鑒定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專家具有豐富的閱歷。而對于一名藝術品鑒定專家來說,有時候經驗比培訓更加重要。
小心駛得萬年船,蔡國聲謹慎的個性使得他在鑒定時絕少出現差錯,并因此在行業內備受尊重。“這個行業稍有不謹慎,買到假貨損失就很多。”蔡國聲認為,對于每一位收藏者來說,無論出于什么心態的收藏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作為鑒定專家不能輕易亂說話。多年來的積淀,使得他對這個行業的喜愛有增無減。“幾十年來我感到學什么就要喜歡什么,而喜歡上什么之后,工作量就不止八小時了。” 蔡國聲認為,藝術的東西是欣賞不完的,關鍵要看怎么領會。而對于門類龐雜的古玩藝術,他認為不論是書畫還是雜件,最終都是相互融通的。
依時下藝術收藏在國內的火爆架勢,如果說目前是全民收藏時代一點也不夸張。對于全民收藏熱,蔡國聲認為是一件好事,“不管怎么說,這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養和文化藝術的欣賞力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他認為收藏一定要有平常心,一夜暴富和撿漏的心理都要不得。
隨著藝術品投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看重,蔡國聲認為應該把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不過在投資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投什么、怎么投,長期、中期還是短期的。他認為從目前來看,投資當代書畫,應該要短平快;而明清書畫則應該長期投資。十年前,蔡國聲就看好明清書畫,如今明清書畫已經漲了數倍之多。“當代和近代的書畫作品只要遇到金融風暴馬上就會跌,但是古代書畫尤其是明清書畫肯定是好的。”此外,他還道出了一個藝術品投資的小竅門,以他的經驗來看,如果是南方畫家的畫應該去北方買進,那里的價格比較低,而如果是北派的畫家則應該到南方買。
“亂世藏金,盛世藏寶”,對于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蔡國聲非常樂觀。雖然目前藝術品拍賣天價迭出,成交額屢創新高,但他認為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中國的文化藝術品已經漸漸和國際接軌,書畫的價格和國際上著名畫家的價格開始接近,但是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東方藝術絕對不比西方藝術差,并駕齊驅是可以的,這個洼地會消失,這里還有空間,還會攀升。”
如果把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比作一條長長的星河,那歷朝歷代的藝術品就是這條星河里最閃亮的星辰。幾千年來,歷史的往事皆屬過眼云煙,唯獨藝術珍品長久流傳。在盛世里鑒寶,蔡國聲稱是這一種福分,在藝術的享受中得到回報,他很知足。既成大家,淡定如斯、坦蕩如斯,人生足矣。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