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半世紀的錘煉,書法名家方斌
【珍稀奇專訪】深圳的中華書法名家方斌
導言
南國書家方斌居士,其學淵厚,其性淑均,養深積厚,譽滿學林。予初見其書,驚為高士。先生書靜如處子,安若禪定,脫盡火氣,屏除機巧,得老僧之入定,見嬰兒之未孩。老子云:靜為躁君。書能得一靜字,乃大智慧、大圓通者也。
翰墨五十載,聞名中內外
中國書法附麗于文章典籍,帝王經綸、圣賢學術、玄文內典、百家九派,乃至詩歌之功懲、碑銘之訓戒,咸由書法而傳。書者得文章學術滋養,其書風規益遠而品格自高。古來號為善書者,率皆飽學懿德、高品潔行之士,故書之為藝,乃中華民族精神之砥礪者也。

新作:魏碑蘭亭序四條屏
當今書壇,在業界被評價如此之高的書法家并不多,方斌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他主張學寫字,要兼學文學,書法家首先應該是一位文學家;字好,文學好,德行好,老百姓才會認可,歷史才會認可。
藝術即風格,風格即人格
方斌說:“書法練到一定程度,不僅僅靠筆法和技巧,而是靠書者的全部學識和修養,對書法藝術進行全方位審美。否則,最多只能算是個寫字匠。一幅作品,可體現作者的全面修養。文學是一切藝術的根,要在根上下功夫,廣采博取。所以,練書法必臨百家而自成一格,要有自己的面目,在某種意義上,藝術即風格,風格即人格。”
部分作品欣賞:







方斌:“古往今來,歷史上真正有名的書法大家,有哪一個不是精通文字學,詩詞,古文的。王義之、顏真卿、懷素,宋四家的蘇,黃,米,蔡,明代唐寅,文征明,祝枝山---清代何紹基、鄧石如、乃至近代現代的吳昌碩、弘一大師、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趙樸初、啟功、沈鵬等等,有哪一個不是精于文學詩詞的。文學是一切藝術之母,不懂文學根本談不上書法名家,確切說,書法家首先應是一位文學家。不具備這個硬件,永遠沒有資格稱書法名家。”
其雅致書房藏六齋藏書甚豐,僅線裝宣紙版的《中國書法全集》就有108卷,由一個特制的紅木書柜裝著;另有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諸子百家文集等典籍,可謂洋洋大觀。

書房部分書籍展示
忘我癡迷苦修 幾十年如一日
除應酬外,他幾乎都在書房里揮毫,幾十年如一日,書房中三米長的實木書案,案氈早已墨跡斑駁,凝聚著方斌辛勤耕耘的印跡。

對于書法,方斌認為想寫好字,沒有捷徑,只有老實臨。老實二字,看似平淡,實卻大有學問。不老實臨貼,神仙也教不了。倘若又想當個什么書法家的,則更需練靜功慢功。豈止是十年、二十年…青燈黃卷,屁股要坐得住反復臨寫,別無他途。
方斌如是說,也就如是做了。


1966年,他到海南島某國營農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身子清癯的方斌天天上山伐木墾荒種地揮汗如雨,吃的卻是發霉的米飯和酸菜。在海南島的十五年間,他當過工人、文書、中學教師,期間經歷文革,坎坷曲折磨難,不言而喻。白天躬身勞作于烈日之下,晚上依然苦修于油燈之旁。
1981年,方斌被調回到自己的家鄉普寧任中學教師,1985年又調到深圳市寶安一間中學任教,后調進寶安中專,他是當時唯一一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書法講師。身為人師,他誨人不倦默默耕耘,桃李遍布。1993年調到《寶安日報》任記者、編輯。
1995年,方斌受命籌辦深圳市寶安區文聯,并擔任文聯專職秘書長。后任寶安區文聯專職副主席。文聯,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條件。方斌心有感觸地說,文聯的工作比較清閑,為他的學習和創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辦公室和家里一樣,都擺有書柜和書案,上班時間也可以讀書、寫作、練字。二十幾年來于書法之余,一邊潛心研究《易經》和佛學等典籍。學有所成,并發表了大量的散文、雜文、隨筆。同時對歷代名家碑帖進行了反復臨習。為了開拓視野,他足跡遍及國內外名山大川、寺觀古剎,廣攝秦磚、漢瓦、簡牘、帛書之靈魂,博采漢隸魏碑之精華。


“我在書房里經常一呆就是幾天,足不出戶。二十幾年來,節假日基本是在書房里面寫字度過的。有時我愛人都感到驚訝,她說:‘你怎么呆得住啊,會寂寞嗎?”他不是不會寂寞,而是沒有時間寂寞。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創作之中,哪有閑工夫去寂寞?人生有得必有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方斌一旦進入書法創作如臨忘我之境,有時將茶杯誤作洗筆罐,將毛筆插進去涮洗,口渴了又隨手端起洗筆水來喝。常常寫到日晷西移,饑腸轆轆方覺餓意(其妻上班,不能回家做飯),于是自己下廚房匆匆煮碗面條聊以果腹。
正是這種忘我癡迷的境界與幾十年如一日的鉆研,方斌的藝術作品廣受各行各界人士的追捧與喜愛。

著名僑領莊世平在欣賞方斌贈給他的書法作品

原中國書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李鐸在鑒賞方斌的書法作品
2010年方斌被評為“感動中國文化人物”,“中國和平文化大使”,世界和平藝術家,首屆中國文化和平獎書畫大賽金獎。出版《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精品——方斌 卷》、《兩為齋墨跡》、《六祖壇經》、《金剛經》、《中華經典叢書》等書法專集14本。數十萬字文章見諸海內外報刊雜志,在北京、廣州、深圳先后4次舉行方斌書法藝術研討會。中央電視臺及省市6家電視臺先后為其拍攝書法專題片。先后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等地7次舉辦個展。

2014年,方斌先生將一幅以《中庸》為內容的書法大條幅作品,托參加在韓國舉辦的第二屆GTI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的湖南代表團轉贈韓國總統樸槿惠。
在韓國展覽交流過程中,該書法作品由韓國江原道知事(省長)崔文洵接收并轉交總統樸槿惠女士。崔文洵稱贊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敬可敬!”

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社』
近幾年來,方斌的書法作品多次被中國政府作為禮品先后贈送給不丹王國國王等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
此外,在方斌的書展在香港展出期間,世界著名華僑領袖、全國僑聯副主席、德高望重的莊世平老先生為之剪彩;國際巨星成龍為方斌送來大花籃祝賀,方斌曾以一張六尺宣紙為李嘉誠先生寫了一個壽字,李嘉誠先生甚喜,托莊世平老先生給方斌送來禮品和賀信。海內外十多家媒體對當年這一北一南兩個書展都做了專題報道,從此,方斌聲蜚四海。

【書法導報】大道至簡---方斌書法詩詞作品選
刊于2014年6月25日

【深圳特區報】對方斌作品《中華經典翰墨集萃(叢書)》出版的報道
刊于2014年7月9日
是的,窮盡一生精力做好一件事,必有所成。這些年來,方斌在書法創作上可以說是碩果累累。他曾七次在全國各地舉辦個人書法展。2004年一年中,他先后在北京、香港成功地舉辦個人書法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大半是方斌自己創作的詩詞和楹聯,其中他自己填詞書寫的《沁園春·黃山天都攬勝》草書長卷,成了這次個展的一大亮點,在那長10米,寬0.6米的書法長卷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扎實的文學底蘊和書法藝術才華。他的書法樸拙瑰奇,古茂端凝,雄強渾穆,靈動多變,但又法度森嚴。大有黃庭堅、懷素、張旭之遺風。觀賞者無不嘖嘖稱贊、嘆為觀止。該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目前方斌的書法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美國紐約博物館等數十處館藏刻碑。作品及傳略收入《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世界名人錄》等數十部典籍。《光明日報》、《世界學術辭海》、美國紐約僑報、法國《華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書法》、日本《書道》、《書法導報》、《文藝報》、《深圳特區報》、《中國收藏》等國內外幾十家報刊雜志曾專題作過介紹。書法論文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一類論文獎,書法作品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入展提名。國際優秀作品論文金獎,全國新時期人文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百花獎”金獎,“首屆全國功勛杯”詩詞大賽金獎。被授予“世界華人杰出藝術家”,被世界漢詩詞協會授予“世界漢詩藝術家榮譽勛章”。
虔誠行善者,福經蔭眾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陶淵明、白居易、柳宗元、鄭板橋、曹雪芹、范古農、歐陽竟無、李炳南、梁啟超、趙樸初等歷代大學問家都是佛學精深的大居士,都心系眾生、廣結善緣。亦儒亦藝亦佛的方斌居士,效法先賢,終身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河中遨游,不息探索,無怨無悔。
他現居深圳,別署藏六齋居士,藏六齋即指他的書房,佛經中之:“藏六如龜”。“藏六”取龜之隱藏頭、尾、四足等六體于甲殼內,以防傷害之意。以寄行者深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潛心為學修身之愿。力避眾生六根馳散,攀緣于六塵(聲、色、香、味、觸、法)之境,以致俗念叢生。應如龜之內藏六根,以防魔害。

方斌參加廣東省佛教協會第八次代表會議
抄寫經書,弘揚佛法
皈依三寶的俗家弟子的方斌,大量閱讀佛經與佛學有關之著作,2006年全身心投入經書的抄寫與創作,先后抄寫出版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法寶壇經》、《阿彌陀經》、《地藏菩薩本愿經》等。并同時抄寫和創作了16本宣紙的佛經。他抄寫并出版的一套兩卷仿古線裝書:《六祖法寶壇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獲得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化傳播學會“中華國藝獎書法金獎”。他精心用隸書抄寫的厚厚八本大開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稿,捐贈給山西省壽圣寺,再由釋益住持大法師,放入具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的寶塔里,以供奉三寶。

“抄寫經書,弘揚佛法。歷史上的一些大居士蘇東坡、李商隱、柳公權,黃庭堅等都抄寫過佛經。許多高僧大德甚至用自己的獻血抄寫佛經。”方斌說,五年來,他親力親為組織發動,印了三萬多冊佛經和與佛教相關的勸善醒世的書,贈送全國各大寺廟及與佛有緣之眾生。
方斌對深圳市寶安區的寶蓮庵,長期慷慨解囊,經常給寺廟送去油鹽柴米醬醋茶等日用品,供養三寶。
他說佛經抄寫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必先沐手、焚香、拜佛許愿,心無雜念,專心致志。在檀香與佛音繚繞于書房,這樣一個祥和清凈寧謐的環境中抄寫佛經。在抄寫的過程中要念經凈化心靈。倘若一個字甚至一個筆畫寫錯了,這一頁就不能要了,必須重寫一張。寫錯了的頁面不能隨便扔,要好好保管起來集中焚燒,灰燼撒入江河之中。
16本經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可謂虔誠和心血的結晶。目前,方斌書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法寶壇經》擬由出版社再版,推向全國,與眾生結緣。
弘揚佛法 揮灑豪墨 提字撰聯
2009年,方斌應邀為廣東惠來縣的佛光寺題匾撰寫對聯;2010年10月,又被邀請到江西省吉水縣重建的云隱禪寺題匾撰寫對聯。

本煥大師涅槃時,方斌應邀為其撰聯
二十幾年來,方斌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贈的書法作品價值以數百萬計。
方斌說,樂善好施的父親一生的善舉,深深影響著他的人生,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就種下了仁愛的種子,骨子里、血脈里一直流淌真善美的精髓。

圖片描述:方斌先生將《中華經典翰墨集萃》(叢書一套)贈與中國佛協副會長,廣東省佛協會長釋明生大和尚
資料
方斌,男,廣東普寧,別署藏六齋居士,北京大學首屆書法研究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原深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百科全書編委,中華經典叢書執行主編,深圳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社科院佛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文化學會藝術委員會主席。
企業家收藏
最權威的企業家收藏平臺
微信號:Qiyejiashoucang
官網:中國企業家收藏網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