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當代商界十多位風云人物是收藏經歷,全面解析目前中國收藏家的收藏方向和喜好。深刻解讀中國文化內涵,以企業家收藏經歷來解讀人生和商界智慧,看中國目前商界佼佼者如何一步步從底層走向不凡。
為裝飾別墅邁入收藏界
在西方有一種傳統,大致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流傳,整個社會上至權利彪炳的國王,下至文人和藝術家,均熱衷于收藏藝術品。他們附庸風雅,在家中開辟一方獨立天地,或是在別墅和房屋中特意留出一間房專門用來擺放藝術品,這一方天地叫作“galleria”。在中國古代,愛好風雅的收藏家也有很多:李煜收藏前人書法名畫;宋徽宗則愛好收集書法、名畫和青銅器,還為此編輯成書;乾隆皇帝更是收藏大家,書畫作品大約有 10000 多幅,海內外珍奇玩物數不勝數。

王中軍或許是被這種優雅的風俗習慣感染,他的別墅里到處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藝術品,這里不僅是他的家,更是一座充滿個人風格的收藏空間。去過這棟別墅的人都說;“他家真像一座美術館。

正如王中軍所言;“如果你有了大 House,擺放無數的家具還不如掛一幅名畫。一個大House,掛幅陳逸飛的畫,馬上感覺就不一樣了。想一想,如果掛的是仿制品,那又是種什么感覺?”他收藏藝術品的初衷正是希望裝飾這座大別墅。這里擺放的藝術品大致分為三種:油畫、雕塑和古董。

王中軍非常喜歡收藏油畫,別墅中擺放著許多畢加索、凡·高等西方著名畫家作品,為了買到這些作品他不惜“一擲千金”。2014年11月他曾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拍賣會上以3.775億元人民幣購買凡·高生的靜物油畫《雛菊與罌粟花》。這幅作品是凡·高生前所作,畫作中流露出作者內心澎湃激情和真實情感。是其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因而在拍賣史備受矚目。畢加索1948年創作的《盤發髻女子坐像》同樣被王中軍以1.85億人民幣購得。

文森特·威廉·梵高《雛菊與罌粟花》,1890年

巴勃羅·畢加索《盤發髻女子坐像》,1948年
中國畫家艾軒、陳逸飛、楊云飛的油畫作品也都非常有特點。作品已任務和景色為主題,尤其善于描繪西藏、江南的景色,人物則分為古典人像和風景人像,通過人物的眼睛借景抒情,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以沉寂和沉靜感染觀眾,風格自成一派。王中軍對這些現當代藝術家的油畫作品非常推崇,他家別墅的門廊通往游泳池的影壁墻上就掛著陳逸飛的大幅油畫作品《娟娟》。畫中,一位頗具中國古典美的旗袍女子斜躺在搖椅上搖著團扇,目光望向桌上鳥籠里的鳥兒,一靜一動中體現著古典韻味和愜意安居。通過他收藏的種種藏品可以看出,王中軍喜愛蒼茫廣闊的景色描摹和細膩的人物觸感,更看重作者訴諸油畫作品中的情感。正如他所說“我收藏作品不太受別人影響,也不太在乎別人的意見,只要在我知道這個人是大畫家就好。”

陳逸飛《玫瑰與展翅的鳥·娟娟》
除了油畫作品外,王中軍家別墅里的雕塑也非常多。起初,王中軍為了裝飾,通過拍賣會買到了許多歐洲十八九世紀的雕塑。比如,擺放在客廳茶幾上的是1817年法國凱旋門大賽冠軍馬的雕塑,是王中軍在法國逛古董店時購得。后來他對這些雕塑越來越了解,又通過許多專業人士的介紹,開始在如向京、田石信、李向群等國內雕塑家那兒購買他們的作品,各種類型的雕塑大概有幾百件。
在王中軍的藏品中,最為特別的是種在庭院中的古樹--大約500多棵樹來自不同的地方,每棵樹都有不同的故事,其中一棵樹齡超百年的紫薇樹是王中軍專程從南方運來,只因它有3個月不敗的漫長開放花期??蛷d里的歐式古典家具則來自法國,是王中軍在法國一座古堡中淘到的路易十七時期的古董,總共 20 多件。這些古董中有一些是古代大家的書畫作品,例如2016年5月王中軍在中國嘉德春以2.07億元人民幣拍得曾鞏的傳世孤本《局事帖》,共 124字,單字價值 167 萬元,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作品,也是第一件過億的中國書法作品。

曾鞏《局事帖》
油畫、雕塑和古董是王中軍的最愛,他喜愛收藏,從喜愛其裝飾價值漸漸發展到喜歡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家情感,他通過藏品感受藝術家背后千姿百態的人生。
藝術鑒賞力是基石
法國藝術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格概況。”可見,進入收藏領域并非一件容易發事情,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知識儲備,以后在遇到作品時才能懂得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與作品和藝術家進行更深層的交流。馬未都曾經說過:“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收藏家的水平,一是看他的藏品是不是越來越多;二是看他的知識是否越來越豐富;三是看他是否有許多藝術家朋友。”

做收藏家最基本的還是要具有藝術鑒賞能力,這個能力并不是指能夠背出長篇大論的收藏知識或是藝術方面的書本知識,而是接受過較為系統的美學教育,能夠具備辨別美的能力,對藝術品所處的時代特征、風俗概況和藝術家個人風格等有所了解。
王中軍進入收藏領域并非為了倒手賺錢,更多的是出于其本身對于藝術的熱愛,這份熱愛建立在他對于美的獨特見解和成長中逐漸養成的藝術鑒賞力。王中軍出身于軍人家庭,是大院子弟,從小家境比較優越。初中時進入石油部子弟學校,作為班里唯一的團員,他順理成章地當選為班長,自此,自信心得到增強:“我各方面技能都展現出來了。校運會我一個人能包攬400米、800米、和1500米的冠軍,繪畫也非常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成績也挺好。數學總能得100分。打架時,我也沖在最前面。”初中時期顯現出的美術天賦讓他對繪畫很是熱愛,后來考上了夜大進修美術。那時候的夜大有很多工藝美院的教授兼職授課,很多老師是他夢寐以求的名師。在他們的精心指導下,王中軍接受了較為系統的藝術和美學教育,了解了這個專業的基本知識,也能夠畫出幾幅滿意的作品。夜大畢業之后,從小對進入機關工作有著莫名羨慕的王中軍在父親的幫助下進入國家物資總局工作,在機關刊物中擔任攝影記者兼美術編輯,正好能夠發揮他的專長。

一般的普通人肯定會安于現狀,在機關單位里安逸地工作到退休。但王中軍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或許是年輕人骨子里對于夢想的執著,讓他更為堅定地選擇了異于常人的決定。當時他跟幾個同事利用業余時間辦了一本刊物,為了更好地運營,王中軍義無反顧辭去工作全職辦刊。但不幸的是他剛辭職,這本刊物就被判定為非法刊物,辭去“鐵飯碗”的王中軍變成了無業游民。還好他有美術功底,開始做起了個體戶。他的業務非常龐雜:給雜志、書籍畫封面,拍攝制作掛歷和貼畫等和美術相關的工作。在個體戶基本都賺足了錢的年代,王中軍也不例外,成為先富起來的那批人。那個時候他一年掙 20 ~ 30 萬,擁有兩輛私家車,他的成功令身邊的朋友都非常羨慕。一年又一年,王中軍逐漸感覺自身知識匱乏,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和發展,于是收拾行囊到大洋彼岸的美國繼續深造學習。在美國,他見到與國內完全不同的文化,除了知識體系不斷得到豐富外,還得到了很多鍛煉。留學期間,送外賣是他主要的經濟來源。閑暇時他還常常去距離密歇根 40 分鐘車程的底特律,去各種大大小小的美術館和古董店觀賞藝術品,迫切地想要學習藝術知識;他還參觀了各種規模的藝術展覽,培養了藝術鑒賞能力。最終,王中軍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
通過夜大時學到的基礎累積,再加上工作時不斷地實踐和操作和去到國外深入的學習和進修,王中軍的藝術水平已然得到顯著提高,達到了能就藝術作品和藝術家進行溝通、發表見解的水準。在多次采訪中,王中軍都提到自己對現當代藝術家風格的見解:“像陳逸飛的畫,那么大的場景、寫實和氛圍,能駕馭得那么好,可謂是真正的藝術家;楊飛云的肖像畫在表達方式上很獨特;而艾軒的特點也很明顯,黑白調子更豐富。”
文化具有兩層意義,一為“人化”,即學習知識文化可以令人迅速成長,格物致知;一為“化人”,即文化在無聲無息中浸潤別人的心靈,起到引導作用。王中軍在學習藝術過程中不斷豐富知識,同時也將這些知識和文化運用到生活中。他不僅喜歡收藏油畫作品,還能夠把接觸到的和了解到的知識運用起來。業余時間,提起畫筆的他就說一名業余畫家。他是繪畫題材并不固定,卻又體現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匹馬、一朵花、一個女人甚至是不為人知的剪影……他將動態的生活用繪畫體現出來,融合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風格,這一點同他長期收藏的現當代油畫作品風格不謀而合。像艾軒畫西藏,通過高原上的人物畫像,抒發人物心中的蒼茫和悠遠,與世隔絕;又像陳逸飛畫江南水鄉,在超凡脫俗的寧靜中傳遞著東方的古樸和神秘。王中軍的繪畫作品《老家的花生地》,畫面色彩非常迷人,生動地描摹出花生地的多彩和美麗;王中軍的另一幅繪畫作品《我不是潘金蓮》,則于沉靜中體現著人物無盡的訴說,欲語還休。

王中軍《老家的花生地》系列之一
王中軍能夠成為收藏家,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他早期對于美術和藝術的熱愛,并能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進修使自己的藝術造詣更為精進,把對藝術的熱愛貫注于自己的畫筆下和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與解讀之中。
總結
在收藏領域中,熱愛和投資真的就像魚和熊掌一樣無法兼得嗎?王中軍用他以游刃有余的收藏方法告訴你,魚魚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他以精準的眼光在收藏界屢次出手,在保證自己喜歡的同時爭取投資價值最大化。以“終極收藏家”自喻,相對投資藏品賺錢,他更注重同藝術家們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探討。就這樣,這位尊重文化的收藏家,將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通過一件件藏品折射出來。
作者簡介
郭曉林,四川綿陽人,清華大學EMBA,美國赫斯萊茵大學MBA。資深藏家,企業家收藏網創始人、卡酷尚集團、珍稀奇文化創始人、阿里巴巴創業神燈計劃十大創始人之一,同時兼任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清華博商同學會、深圳四川商會綿陽市總商會、深圳綿陽商會、三臺縣在外人才聯誼會等多個商協會副會長及以上職務。目前著有《商業理想國》《商界理想國Ⅱ》《川商精神》《互聯網收藏變局》等。

珍稀奇打造企業家收藏交流學習的綜合信息平臺——企業家收藏網
注: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刪除!








